頭部如何按摩 推薦4個方法

  頭部如何按摩

  (1)使用按摩手法來推抹前額的時候,通過雙手的掌面,來左右上下的推抹前額部位,掌心的力度由輕到重抹一到二分鐘。這樣的按摩方法是具有一定的清醒腦子明目的效果。在抹擦中加上下推揉前額兩遍,效果更佳。

  (2)按摩雙鬢的時候,可以通過雙掌的根部位置,以及大魚際從前面向後位置,直接到達太陽穴后再推摩雙側的鬢角,後面順勢抹到頸部兩側風池穴以下,反覆進行一到二分鐘時間,隨後再用二到第五手指推摩雙鬢數次。此手法對於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調節頭部的神經功能,解除疲勞和增進面部美容都有良好的效果,是頭部保健按摩不可缺少的手法。

  (3)梳頭雙手五指自然分開,從前向後、由中央向兩側,反覆梳理頭髮,多用指端掌面,盡量少用指甲,使頭皮得到滿意的按摩,該手法反覆進行至少1~2分鐘。可增加頭皮血液供給,改善顱內的血液循環。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不但能使頭皮健康,頭髮黑而有光澤,還有減緩腦老化、解除疲勞的作用。

  (4)點壓三經手勢同前,以中指為主從前額開始依次點壓督脈各穴直至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再以雙手中指從攢竹開始依次點壓膀胱經各穴至頸部,有清腦止痛作用。反覆點壓3遍。

  按摩頭部的好處

  1、提神解疲

  抓頭按摩能對頭部處的穴位產生有效刺激,那麼則能起到不錯的提神醒腦作用,快速趕走疲勞之感。

  2、促進頭部血液循環

  按摩頭部,能對分佈在頭皮上的毛細血管進行有效刺激,從而使其處於擴張狀態,於是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的運行,為大腦供給更多的氧氣和養分。

  3、緩解頭痛癥狀


  對頭部進行按摩,能疏經活絡,因此頭痛的癥狀能明顯減輕。所以,當頭痛時別輕易亂吃頭痛葯,不如先試着按摩下頭部!

  4、利於頭髮健康生長

  抓發按摩時能調節頭部的血液循環,為髮根輸送更充足的養分,同時還能對頭皮處的毛囊進行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強韌髮根、防止頭髮脫落,利於頭髮的健康生長。

(責任編輯:吳紫蝶)

上一篇:小兒常見的3種疾病可以用推拿治療
下一篇:推拿為什麼能治療頸椎病 中醫推拿真奇妙
標籤閱讀:

按摩頭部
頭部按摩
按摩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

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嗎 原則是不要受傷

  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嗎

  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颳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在針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注意着重要沿循經絡、反應點、穴位去刮痧,但不一定要把整個後背部或全身都刮出痧。

  刮痧並不是出痧越多越好,不出痧也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一般情況下,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了。體內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痧,所以老百姓一看到出痧就說是排濕毒、排濕氣,其實這隻是一部分。根據不同病症,所出的痧是有差別的。臨床上也常常根據出痧的部位及顏色,倒推過來判斷疾病的病位及病性。比如,脾腧穴、胃俞穴上刮出黑色痧,加上病人長期腹瀉、怕冷,一般是脾胃虛寒;如果刮出淺紅色痧,加上病人經常口舌生瘡、便秘等,一般是胃火旺盛。

  刮痧原則是不要受傷

  在疾病診斷基礎上,按照中醫理論和診療規範等實施的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項目被認定為醫療行為。當然,由於刮痧技術性不強,普通老百姓容易掌握,因此一直以來有很多人會自己在家裡進行刮痧。刮痧有個原則,根據每個人皮膚的耐受度,以不刮傷為宜。

  刮痧注意事項:

  1. 刮痧應在飯後半小時以後進行,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鐘,全身刮痧宜20-30分鐘。第一次治療刮痧完畢,出痧部位應待痧消退後,方可進行第二次治療。

  2.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后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3. 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4. 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刮痧並非越痛越有效,也不是颳得又黑又紫才好。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可能造成身體損傷。

  哪些部位不能刮痧

  1、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2、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

  3、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

  4、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5、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產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6、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止刮痧,否則會導致創口的感染和擴散。


  7、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8、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

  9、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循環,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蘇嬌蓉)

上一篇:刮痧能治高血壓嗎 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下一篇:面部刮痧能美容 但有這些事項要注意
標籤閱讀:

刮痧
受傷
出痧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要讓孩子吃兒童保健食品嗎?

益生菌怎麼吃?腸胃醫師公開「腸」保健康5秘訣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推拿為什麼能治療頸椎病 中醫推拿真奇妙

  都市白領經常面對着電腦、手機,容易導致頸椎不適。這時便可通過頸椎按摩來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達到預防頸椎病或者頸椎康復。


  推拿為什麼能治療頸椎病

  中醫認為頸椎病多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跌仆勞損,傷及筋骨,經絡不通所致。而頸椎按摩即是通過採用適當的按摩手法,刺激人體的特定部位,以便能疏通經絡,解除神經壓迫,行氣活血,理筋複位,能有效緩解、治療各型頸椎病。

  頸椎要怎麼推拿

  準備工作:被推拿按摩者取坐姿,推拿者立於其身後。

  ①推法:從小魚際自頸上部向肩部推,再用雙手拇指自肩井穴向風池穴推,操作時指、掌、肘等要緊貼體表,緩慢運動,力量均勻、滲透,以局部有脹酸感、皮膚發熱發紅為度。

  ②拿法:用雙手提拿頸后及頸兩側肌肉,雙手交替用力,即左手提拿時,右手放鬆;右手提拿時,左手放鬆,反覆操作3分鐘。力量應由輕而重,連續而有節奏,緩和而連貫,接觸點在指腹而不應在指尖,腕部放鬆。

  ③揉捏法:用雙手拇指或小魚際上下來回揉捏頸部兩側及肩、上肢肌肉5分鐘,用力要求均勻而有節律。


  ④指壓法:

  1、神經根型指壓,用拇指指端按壓風池、肩井、肩�、外關、少海、后溪穴各1分鐘;

  2、椎動脈型指壓,用拇指指端按壓風池、太陽、列缺、合谷、聽宮穴各1分鐘;

  3、脊髓型指壓,用拇指指端按壓肩井、翳風、肩中俞、肩�、期門、陽陵泉、后溪穴各1分鐘;

  4、交感神經型指壓,用拇指指端按壓百會、肩井、顴�、神門、外關、足三里穴各1分鐘;


  頸椎推拿注意事項

  1、正確的按摩對頸椎病確實很有效,但有些地方的按摩醫師由於本身不是學醫的,缺乏對頸椎解剖結構的基本了解,可能出現越按越重的現象。頸椎病早期癥狀很輕的時候,應先選擇去醫院進行檢查,確認頸椎沒有病變問題後方可以選擇按摩。

  2、頸椎病的按摩治療要根據病情選擇適宜的按摩手法,不當的手法操作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性。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摩治療前要明確診斷,要密切觀察按摩反應。


  3、按摩手法刺激量的大小因人而宜,並非越大越好。在按摩時,應注意性別、年齡差異。如男性體強力大,耐受力較強,手法宜稍重;女性體質弱,耐受力較差,手法宜稍輕;老年人氣血虛弱,肌肉無力,血管硬化,多骨質疏鬆,手法宜柔和、輕巧、準確,力到患部;年輕人則血旺氣足,手法宜沉穩、準確,力到患部深處。

  4、治療的同時注意病人脈搏的變化和呼吸的強弱快慢,一旦患者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手法並送醫。

  生活中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而推拿按摩只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對穴位的按壓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頸部肌肉的力量,增加頸椎的穩定性,達到解除癥狀的目的,因此適用於大多數的頸椎病患者。

(責任編輯:毛榮輝)

上一篇:頭部如何按摩 推薦4個方法
下一篇:頭部按摩有4大技巧 避免損傷效果又好
標籤閱讀:

頸椎按摩
按摩
頸椎病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

腰酸背痛如何緩解 教你4個按摩手法

  4個按摩手法緩解腰酸背痛

  1、摩法

  摩法是用掌面附着於一定部位,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前臂做節律性的環旋運動;指摩法則是以指面附着於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掌、指做節律性的環旋運動。不論是指摩還是掌摩,都要求肘關節自然屈曲,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動作要緩和而協調。

  2、擦法

  擦法是用掌根、大魚際、小魚際,附着於施術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操作時推動幅度要大,但向下的壓力不宜太大,腕關節要伸直,手指自然伸開,整個指掌要貼在患者體表,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做前後往返的直線運動。運動要均勻連續,用力要穩,呼吸要自然。

  3、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於一定部位,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與擦法相近。但用力較大,速度較緩慢。本法能夠提高肌肉的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適用於全身各部,能夠緩解亞健康狀態中的疲勞和無力等感覺。

  4、搓法

  搓法是用雙手掌面夾持住一定的部位,相對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時上下往返移動。操作時用力要對稱,搓動要快,移動要慢,多用於四肢、脅肋以及腰背,作為結束手法。

  這樣做也可以緩解腰痛

  熱水袋、電熱水袋

  灌熱水袋或者充電熱水袋,溫度不要過高(過高的溫度會燙傷皮膚),然後將熱水袋放在疼痛的地方不斷的移動(避免在一處的溫度升高燙傷皮膚),這樣可以減緩疼痛。

  按摩器

  腰痛時,可以用小型的按摩棒,用最小的力量按摩自己的疼痛部位,按摩個5分鐘,然後稍事停頓后再繼續,按摩後有助於血液暢通,舒緩疼痛。

  自己用雙手揉

  可以雙手相互搓熱,然後捂到自己疼痛的腰間部位,慢慢的按摩擠壓,自己揉捏的好處在於自己能掌握到力度,也能緩解部分疼痛。

  輕量運動

  腰痛不是很厲害時,可以試試慢慢的做彎腰動作、側身動作以緩解疼痛,這種也用於腰酸引起的腰痛。

  睡姿減緩疼痛


  腰痛實在厲害,不能隨意動彈時,可以試試睡着時腰身下面墊軟硬適中的東西,就這樣靜靜的休息。

  墊個抱枕緩解腰痛

  工作時,如果出現腰痛,那麼可以在自己的座位後面墊抱枕,腰靠抱枕以減輕腰痛帶來的不舒適感。

(責任編輯:吳紫蝶)

上一篇:身體勞累怎麼辦 自我按摩緩解疲勞
下一篇:睡前揉揉肚子 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標籤閱讀:

腰痛
緩解腰痛
腰酸背痛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要讓孩子吃兒童保健食品嗎?

益生菌怎麼吃?腸胃醫師公開「腸」保健康5秘訣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促進血液流動 做腳底按摩的3個好處

  腳底按摩這四個字,人人都聽過,大部分人人做完腳底按摩以後都會感覺到很舒服,很輕鬆,那是因為腳底按摩具有眾多的好處。當然,想要起到好的保健效果,需要用對法子。所以說,快來看看常見的腳底按摩方法。

  做腳底按摩的好處

  1、促進血液流動

  雙腳的腳底布滿了穴位,當你用雙手去按摩你的腳底時,腳底的穴位就會被刺激,從而會導致身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加快。這樣做的話,還能讓雙腳的溫度慢慢升高,趕走雙腳冰涼的困擾。

  2、促進睡眠

  晚上的時候,花點時間按摩腳底,能夠幫助人體緩解疲勞,同時還能疏解緊張的情緒。這樣子就能夠讓人在入睡之前,處於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之中。

  如此一來,躺下之後,能夠更快地入睡。從而幫助你提高睡眠質量,對於時常難入睡的人來說,可以嘗試睡前一兩個小時,做一下腳底按摩。

  3、促進身體代謝

  堅持適當按摩腳底的話,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量就會增多,從而讓人體的代謝速度加快,促進代謝能力。而且還能讓女人們氣色紅潤起來,看起來臉蛋紅撲撲的,看起來很顯年輕。

  另外,代謝能力強了以後,就能夠將身體內的臟東西更好地排出體外,減輕身體的負擔,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如何做腳底按摩

  1、買個腳底按摩墊

  這個東西網上隨便都買到,買好了以後放在家中,晚上回家之後,休息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腳底按摩底鍛煉了。而且這個按摩墊,哪裡都可以放,比如說陽台、浴室、卧室等等。只要你想要按摩腳底了,你可以隨時踩上去走一走。

  2、走石子路

  傍晚吃完飯以後,休息一會兒以後,可以穿上一雙比較舒適的,軟底鞋子去公園散散步。散步的時候,可以選擇鋪有鵝卵石的石子路走,大約在上面走上半個小時,能夠幫助按摩腳底。

  3、雙手捏腳

  洗完澡之後,整個人盤坐在床上。然後斜放你的雙腿,再雙手抓住你的左腳,也就是兩手大拇指放在腳底的位置,而其餘手指則包住腳面。弄好了以後,用大拇指按壓腳底,再畫圈揉搓。你可以選擇一個點按,也可以在整個腳底來回揉搓,直至你腳底發熱了以後再停下來,之後再換另一隻腳操作即可。


  4、買腳底拍打器

  這種東西網上也買得有,大家自行搜索一下。這種東西它們的正反兩個面都有凹凸不平的點,坐着無聊的時候,可以脫掉鞋襪用它拍打自己的腳底。這樣子也是能夠起到按摩效果的,但是注意了拍打的力度要控制一下,太輕了效果差,而太重了則會將腳底打痛的。所以說,剛開始用的人,要慢慢調節自己拍打的力度。

  最後小編提醒,做腳底按摩雖然好處很多,但前提是要用對方法,而且按摩的力度要把控好。不然太用力的話,反而會導致皮下受傷。最佳的力度是能夠讓你剛到有點疼,若是按摩的時候,腳底疼痛十分嚴重,那麼說明力度過重了,要及時調節一下。另外,按摩的時間一般是十五分鐘,最長絕對不能超過六十分鐘,以免造成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彭志興)

上一篇:經常按摩後背的好處有哪些
下一篇:身體疲憊 可這樣按摩背部緩解
標籤閱讀:

腳底按摩好處
腳底按摩
血液流動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

身體疲憊 可這樣按摩背部緩解

  當人勞累了一天,身體會感覺疲憊不堪,尤其是坐着辦公一天之後,背部、肩膀、脖子等部位都變得僵硬難受,想要緩解一天的疲勞,可以嘗試用按摩背部的方式。這是因為,背部有着許多經絡、穴位,用適當的手法對背部進行推拿、按摩,不僅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緩解肌肉緊張,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那麼,如何按摩背部效果會更好呢?

  背部按摩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如推背、踩背、捏背、整脊、穴位點按、滾動按摩等等。

  1. 推背

  推背是指用手掌根的地方在脊椎兩側,用適當的力度,從上往下揉按、推按,一直按到腰部,再從頭按起,這樣反覆推按十多次。脊椎部位推按過後再用手掌對背部的其他部位大面積的推揉按壓,直至背部微微發熱即可。

  2. 踩背

  需要按摩者用腳底在背部的適當位置進行踩壓,直到將背部踩得有點“松”的感覺即可。

  3. 捏背

  捏背,簡單的來說就是用雙手將背部的皮膚和肌肉拿捏起來,然後用巧勁將捏起的肉進行揉轉,一直反覆捏至脊背感到胃熱且感覺鬆快為止。

  4. 整脊

  這個方法是以脊柱為中心進行按捏,這種方法對於經常駝背或者低頭一族的人來說很有幫助。

  5. 穴位點按

  這個方法是找到背部對應的穴位進行點按,利用穴位的功效來促進身體的調節和疾病癥狀治療

  6. 滾動按摩

  這個方法需要用到拳頭,將手掌握成拳,用拳頭外凸起的關節部位對背部進行滾動按摩,從上往下反覆滾動按壓。

  以上幾種背部按摩方法是比較常見的,而背部按摩一般無法一個人完成,需要旁人進行協助,當我們想要進行背部按摩的時候,最好是選擇一些正規的機構進行,否則沒有用對方法不僅對身體的疲憊無用,有時候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除了背部按摩,對背部的保健方法還有諸如刮痧、拔罐、艾灸、火療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中醫保健方法,長期堅持背部按摩好處多多,可以舒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身體疲勞、促進新陳代謝等等,還可以幫助減肥、塑形等諸多作用。

  由於背部的各個部位都對應着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因此對於背部也需要好好保養,尤其是不能讓背部受寒,否則會很容易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平時雖然無法經常觀察到背部的情況,但是我們也要對背部多加關注,發現一些異常情況要及時對身體進行自查,看看是身體的哪些地方出現了問題,及時調理,及時止損。

  按摩一向是很方便的保健養生方式,不管是對背部的按摩還是對身體的其他穴位或部位進行按摩,都能起到一定的保健養生功效,例如一些養生穴,也不需要專門花費多少精力,只需要在我們休息的間隙養成揉揉按按的習慣,對一些穴位進行刺激,就能達到相應的養生功效。

(責任編輯:彭志興)

上一篇:促進血液流動 做腳底按摩的3個好處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

按摩
按摩背部
身體疲憊



https://zyk.99.com.cn/zjtn/

【其他文章推薦】

※要讓孩子吃兒童保健食品嗎?

益生菌怎麼吃?腸胃醫師公開「腸」保健康5秘訣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圖文完整解說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圖文完整解說

四月 19, 2019
medpartner

恐慌症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患有恐慌症的個案,可能會在看似沒有特殊原因,旁人覺得毫無異樣的狀況下,突然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排山倒海般的恐懼,有些人甚至會描述「像是心臟病發作」、「完全喘不過氣」這類的感受,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作完畢,但恐慌症個案常會持續擔心下一次的發作,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焦慮恐慌的感受,這是面對壓力或危險的狀況下,非常自然的反應。但對恐慌症的個案來說,這些巨大強烈的感受,卻是難以預期的。在旁人看來,這個人的表現就會顯得「奇怪」,有些人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覺得這個人在演哪齣?但其實對於恐慌症的個案而言,這些感受都非常真實。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恐慌症,MedPartner 團隊將用這篇圖文,讓大家更完整認識恐慌症的可能成因、常見症狀,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式,希望無論是恐慌症的個案本身,或者是家屬與社會,都能對這個精神困擾有更多的瞭解與同理。

 

恐慌症的成因是什麼?

恐慌症的明確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多數專家會認為這和壓力、遺傳、童年的創傷經驗、個人的個性與體質、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近年來也有更多研究,認為和腦內傳導物質有關。

在臨床上的經驗,我們可觀察到,有些個案有家族遺傳、兒時曾經遭受到家暴、曾經遭遇過嚴重的家庭或者是職場、社交上的創傷…等等。

根據相關的統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恐慌症,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 2 倍左右,但實際上真是這樣嗎?其實也有專家有不同意見,這也可能是因為社會上的性別刻板印象,讓男性比較不願意因為精神狀況去求診,因此發生率被低估了。另外恐慌症多數在成年早期,也就是 20 歲左右出現,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 25 歲左右。

以上的資料,目前都在統計以及臨床觀察的層次,實際上恐慌症的「明確成因」,是尚未被確定的。上述的資訊,重點在於讓大家有個概念,但別把這些當作標籤,貼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喔。舉個例子,並不是每個童年受暴的孩子都會產生恐慌症,實際產生恐慌症的人,也未必一定有上述的經驗。

 

恐慌症有哪些症狀?

在生理上來看,恐慌症可能是因為大腦的杏仁核受到恐懼的刺激,使得全身的交感神經興奮,造成了一連串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可以被分為「生理症狀」,以及「心理症狀」兩個面向。

在生理上,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症狀,主要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

  • 心悸、心臟怦怦跳或心跳加快
  • 出汗
  • 發抖或顫慄
  • 呼吸短促或喘不過氣的感覺
  • 喉嚨有哽塞感
  • 胸痛或不適
  • 噁心或腹部不適
  • 感覺頭暈、步態不穩、頭昏沉(或快要暈倒)
  • 冷顫或發熱的感覺(chills or hot flushes)
  • 感覺異常(Pare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感

在心理上,患者可能感受到:

  • 失去現實感(de-realization,不真實的感覺)或失去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
  •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going crazy)
  • 害怕即將死去

通常恐慌症會在很短的時間,通常在 10 分鐘內,就達到症狀的高峰,而且會合併多種生理症狀和心理症狀同時發作。發作的時間通常維持幾分鐘到半小時。

對於恐慌症個案而言,最痛苦的,可能是發作「無法預期」這件事。你可以試想,假設自己在上課、上班、逛街、約會…等狀況下,突然經歷上面的這些症狀,會是什麼狀況?因此許多恐慌症的個案,會因此不敢出門、不敢一個人獨處,因此在工作與正常人際關係上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旁人很難理解的部分。

介紹恐慌症的症狀,不是希望你自行診斷,因為實際的診斷需要醫師進行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檢查。因為不止恐慌症會出現「恐慌發作」的情形,其他精神疾病像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等,也都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我們最希望的,是大家在了解這些症狀後,能對恐慌症的個案有更多一分的同理與關懷。

 

恐慌症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恐慌症在治療上,常見的有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者是藥物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有時也會使用其他的輔助治療。在治療的選擇上,必須由醫師完整評估個案的過去病史,還有生理、心理狀況,在完整的溝通下做出決定。

 

恐慌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目前心理治療上,常見使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在指導個案,在恐慌症發作的時候,用和以往不同的方式思考、行為、反應,來面對恐慌症。因為恐慌症發作時,個案可能在大腦裡出現一個「錯誤的認知」,基於這個認知產生了「不適切的行為」,只要改變了這些認知與行為,對於恐慌症就能有所改善。

舉個例子,心理治療師可以協助個案「辨識」恐慌症出現的第一個想法與感受,進而改變個案的行爲和反應。例如心理治療師可以給個案一些指示,告訴你:「即使你的感覺和恐慌症狀很嚇人,但這些症狀都不會真的傷害你,也不會傷害到別人。」或者「不要想像有什麼壞事可能會發生,這只會惡化你的症狀。」又或提醒個案,如果發現自己在自問「萬一怎樣….會不會怎樣…」的時候,可以立刻回答自己「那又怎麼樣?」

在認知行為治療的過程中,心理治療師也可能同時指導個案肌肉放鬆的技巧,或進行一些腹式呼吸訓練。總結來說,只要能夠有效改變自己思考、行為、應對的方式,對於恐慌症的控制,就能夠有所幫助。

 

恐慌症的藥物治療

醫師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以及背景的生理條件,來決定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用以治療恐慌症。目前常見的藥物包含:

  •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
  •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
  • 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
  • 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 BZD)

每一種藥物各自的作用與副作用,醫師會需要綜合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等理由,有時也必須花一段時間調整藥物,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醫療人員會很需要個案以及家屬盡力配合治療,如果有任何副作用或感到不適的狀況,應該要和醫師好好溝通,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喔。

另外有些作法,像是音樂療法、芳香精油療法、按摩、針灸、瑜伽…等,都是曾經被提到可能可以緩解焦慮的方式,但是目前在療效上的證據還不夠明確。但在價格合理,也安全的狀況下,醫師們並不會反對尋求替代療法。腹式呼吸是一種很不錯的放鬆技巧,可以讓個案「專注於呼吸」這件事情上,當你專注於呼吸,就比較不會在大腦裡怪罪自己,或者是增加自己的壓力,避免陷入「焦慮→恐慌→害怕→更焦慮」的惡性循環中。

現在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對恐慌症個案產生幫助,所以千萬不要放棄!除了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以外,醫療人員也希望個案可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有助於戰勝恐慌,例如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多和你信任的親朋好友接觸互動…等,都是很意義的作法喔。

 

我們該如何面對恐慌症

恐慌症是一個不少見的精神困擾,對於個案本身、家屬與親友,還有整體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共同面對這些問題。

對恐慌症的個案本身來說,因為症狀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必然是很痛苦、難過的過程。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孤獨,也不是你的錯誤,只要向專業的醫療人員求助,這些症狀多數都能被控制,也有很好的機會可以重返校園或工作。

對恐慌症的家屬或親友來說,這些看起來很嚴重的症狀,不只會嚇到個案本身,也會嚇到身邊的人。只要了解這個疾病,給予個案更好的家庭支持、心理支持,對於個案來說絕對是有利的。有時醫療人員也會推薦「家族治療」,因為親密的人之間的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只要其中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產生正向改變,也有機會正向影響其他的人。

對整個社會來說,因為恐慌症的患者發病的年齡通常在成年的前後,如果因此就沒辦法繼續求學與工作,對社會是很大的損失。有時恐慌症的患者會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問題,因此到處因為頭痛、心悸…等症狀求診,如果沒能抓到病因,這也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這有賴所有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們一起努力,除了生理的問題外,也多關注個案的心理狀況,我們也期待社會不要對有精神困擾的朋友們貼上標籤、將他們污名化,營造更友善的環境,才是對整體社會最好的做法。

在高壓的社會中,遭遇各種精神困擾的朋友,其實比你我想像得還多。只要有更多同理、包容與支持,不只是對別人好,也是在對我們自己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還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也請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跟我們一起用正確知識幫助更多人吧!

 

引用文獻列表

  1. UpToDate: Panic disorder in adult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urse,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2. NIMH: Panic Disorder
  3. NHS: Panic Disorder
  4. Mayo Clinic: Panic Disorder
  5.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八期:現今恐慌症的診斷及治療

🚀行動支持專業的醫療團隊🚀

這篇文章是由 3957 位熱心網友訂閱集資支持,由多位專家與設計師共同完成。在錯誤資訊瘋傳的年代,台灣更需要一個不帶商業置入,堅持實證醫學的醫療新媒體。如果你也認同這個理念,請一起行動 加入我們吧!

與超過 100000 人一起加入 Line@ 聊天機器人,即時查詢食品營養成分、藥品資訊以及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的文章!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Posted Under 常見疾病與症狀 精神疾病 Tagged 恐慌症 焦慮症 精神疾病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美的好朋友https://www.medpartner.club,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治療與預防,醫師完整說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治療與預防,醫師完整說明

四月 22, 2019四月 22, 2019
medpartner

人生總是有許多意外,經歷過或大或小的創傷後,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走出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許多人在經歷創傷後,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長期承受失眠、惡夢、嚴重焦慮…等症狀。

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PTSD 不會發生在自己或身旁的人,但其實它距離我們一直都不遠。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使得許多倖存者、救難者,甚至是電視前的觀眾,都發生了 PTSD;又例如 1997 年台灣爆發口蹄疫,當年參與撲殺豬隻的國軍官兵,許多人因為執行或目睹豬隻的撲殺過程,而發生了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常會因為否認害怕再度體驗創傷,因此逃避就醫,身為醫療人員,這就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我們只有在更加了解這個疾病後,才能對自己,以及旁人的心理健康,有更多的關注與同理,讓更多人能夠順利走過生命中陰暗的幽谷。

因此 MedPartner 團隊將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成因、症狀與治療,以及預防的方式,一起用知識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常見的創傷事件包含瀕臨死亡的威脅,例如綁架、兇殺、戰爭、天然或人為災難、嚴重的身體傷害、虐待或性暴力等。

甚至這些創傷,不一定要是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有時光是「得知」親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創傷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導致回憶、惡夢、嚴重焦慮,以及無法控制地想起創傷事件。

根據終生盛行率的研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不少見,平均來說,遭受創傷後有 9.2% 的受創民眾曾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在性侵、戰爭、監禁和屠殺的倖存者,則有高達 33%~50% 的盛行率。

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短時間內出現回憶、噩夢、嚴重焦慮、回想起創傷事件…等狀況,其實是人之常情。但隨著時間經過,與良好的自我照護,多數人最終能夠恢復。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惡化,持續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並且干擾了日常的工作與社會功能,就很有可能是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後群[5]。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發生在哪些人身上?

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問題,最早的醫學文獻可回溯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而且一直到一戰與二戰,甚至是比較近期的越戰,都還有相當多的關注與討論。

醫療人員觀察到,參戰士兵或經歷戰事的婦女,會出現「創傷壓力反應」,在事件過後出現麻木、情緒激躁、容易失眠,且常做惡夢等症狀。由於早期研究主要以軍人為研究對象,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又被稱為「戰鬥疲乏症」。近十年的研究,則主要關注經歷災難後發生的 PTSD,並認為這是災後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1-2]。

每個人、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可能發生在經歷戰事的榮民、也可能是遭受虐待的兒童,以及經歷過暴力、性暴力、虐待、事故、天災、親人過世…或其他嚴重創傷事件的任何人[5]。

看到這,也許你會有個疑問:為什麼有些人經歷創傷事件後,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後群,有些人卻不會呢?

確實不是每個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都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實際上,大部分的人並不會發展成這個疾病。一個人是否會發展成 PTSD,其實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

影響 PTSD 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危險因子復原因子兩類[4]。危險因子是會讓一個人「較容易」發展成 PTSD;相反的,復原因子則是能夠「減少發展成 PTSD 的風險」。以下我們分別條列介紹: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危險因子:

  • 經歷過創傷事件或極端危險的事件
  • 遭受傷害
  • 目睹他人遭受傷害或死亡
  • 童年創傷
  • 感受恐怖、無助或極端害怕
  • 創傷事件後社會支持不足或缺乏
  • 事件後面臨極端壓力,例如失去親密的家庭成員、感到痛苦與受傷、失去工作或居所
  • 曾經有精神疾病病史或藥物濫用紀錄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復原因子:

  • 尋求他人支持,例如朋友與家人
  • 創傷事件後尋找支持團體
  • 肯定自己面對危險的行動
  • 準備正向處理策略在或在創傷事件過後從中學習
  • 感到恐懼時同時有能力有效應變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持續進行更多研究,了解其他危險與復原因子的重要性,包含基因、神經生物學。這些研究的目標,是希望某天能夠「提早預測」容易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體,並提早進行預防。

當然,在這些研究被完成之前,至少我們已知尋求各種支持,並且正向面對問題,會是面對創傷的好方法。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有哪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部分症狀,通常在事件後三個月內會開始產生,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1]:

  • 創傷經驗再體驗:在創傷事件過去後,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是「侵入性」的,越不願意想起反而越會想起。
  • 過度警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這使得個案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嚴重甚至會發生衝動的自我傷害行為。
  • 逃避及麻木: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
  •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 聯想障礙、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

這些症狀不只會對個案的造成心理上極大的痛苦,也對個案的生活、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有些人因為車禍事件導致 PTSD,因此害怕上街導致無法出門,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影響。有些人會因為不斷回憶起創傷事件,為了麻痺自己而過度飲酒。也有人被強暴後整天回憶相關情景,導致無法與人親近。或是有人遭受虐待後變得暴躁易怒,親友也覺得害怕無法與之相處。

如果這些症狀造成個案的人際功能受損,並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很有可能是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實際的診斷,需要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的評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不一定會單獨發生,有些個案,可能會逐漸變化,或合併產生其他疾病,包含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慢性憂鬱性精神官能症、重度憂鬱症、物質相關疾患,以及身體化疾患。到底會不會合併其他問題,這和個案本身的心理脆弱度,與創傷後個案獲得的介入程度,都有關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要如何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規劃。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心理治療(含特殊治療)與藥物治療。治療的目的有三個方向:

1. 改善比較嚴重的情緒障礙
2. 改善相關的身體不適症狀
3. 協助個案回到正常的工作、社交功能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被認為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的首選,心理治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類別[1]:

  • 支持性心理治療:醫師與治療師傾聽個案傾訴,但不批判也不介入個案想法,反而給予肯定、正向鼓勵。這有助於穩定個案不安的情緒,讓個案能放鬆、安心的接受治療。支持性治療目標在於改善個案症狀、自尊、自我功能及適應技巧。
  • 認知行為治療:透過醫師或治療師晤談,評估個案的特性與可運用的資源,擬定治療的策略,包含心理教育、暴露、認知重建、焦慮管理等。治療方式也會根據創傷事件不同而異。一般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顯著改善效果。
  • 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解析個案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分離焦慮、兒童期創傷、對治療師的移情表現等,達到改善症狀與幫助個案自我覺察。

除了標準的心理治療之外,另外有些其他特殊的治療方式。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特殊治療

  • 動眼減敏重整療法:可以視為變化型的認知行為治療,個案在治療師引導下專心地回憶創傷記憶,同時透過治療師特殊指令,眼睛追蹤治療師的手指移動改變視野。研究指出動眼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個案大腦資訊傳遞與重整,對於重建記憶有一定的幫助。
  • 藝術治療:與治療師進行互動式繪畫、雕塑、沙遊。
  • 放鬆訓練:藉著想像與自我暗示,達到身體與情緒上的放鬆。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選擇上,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抗憂鬱劑。目前第一線用藥為選擇性血清素受體阻斷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副作用較傳統三環抗鬱藥(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少[1]。

現有的科學證據指出,SSRIs 對於再體驗逃避症狀有幫助,對麻木症狀則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有反應。SSRIs 在部分人身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噁心及性功能障礙。

此外,藥物治療的選擇還需考量個案對於藥物的反應、是否發生合併症,醫師也可能更換或增加其他輔助藥物,例如其他種類抗憂鬱劑、助眠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或抗焦慮藥物。

當然醫療人員不會隨便亂開藥,醫師與藥師會綜合考量個案本身對藥物的期待、副作用特徵、是否有同時使用其他內外科藥物、肝臟內藥物代謝的抑制效果與藥物交互作用等因素,去調整給藥的策略。

 

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進行壓力管理,適度放鬆身心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無可避免地,都承受著大大小小的壓力。壓力不只會影響生活品質,也與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係。長期承受壓力是 PTSD 的危險因子,對於這點,我們可以透過壓力管理,培養抗壓性,增加適應能力。

像是進行時間管理放鬆練習冥想培養規律休閒與運動的習慣,讓心情放鬆才能夠思慮清晰地解決煩惱。另外也可以透過填寫自我覺察量表,例如心情溫度計、事件衝擊量表,了解自己或關心周遭的人。

 

給予個案實質支持與陪伴

如果家人剛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實質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簡單也最好的幫助。

另外要提醒大家,PTSD 個案容易否認害怕面對創傷經驗,導致不知或不願就醫導致病症惡化。如果你是 PTSD 個案的家屬,當家人因為症狀,導致無法正常生活或工作時,可以陪著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出現負面情緒與自我傷害的想法,則需要陪伴個案尋求精神科醫師診斷。另外,叮囑患者服藥、規律就診也都能夠有所幫助。

 

媒體自律,減少過度報導社會重大創傷事件

媒體的自律,也是一個重點。社會新聞上的意外、強暴、綁架、兇殺或暴力攻擊事件,其實也屬於創傷事件,可能增加民眾發展成 PTSD 的風險。如果媒體可以不要刻意強調、渲染恐懼,對整體社會來說,也是另一個預防 PTSD 的重要努力方向。

在政府的層面,衛福部也努力在推動社會安全網的計畫,希望能扶持社會中的每個個體,在遭遇危機時,能夠有能力與資源來抵抗並面對問題。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我們的距離其實不遠,在現代社會的高度壓力下,加上許多未知天災人禍,每個人都可能成為 PTSD 的受害者。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更加了解PTSD,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有效預防,在遇到重大創傷時也能自我覺察,更重要的,是關心你身邊親友的心理健康。別忘了,真正的健康,是要生理、心理、社會的完整健康,而這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分享給身邊的親友們,也歡迎你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讓我們一起用正確知識,來正確面對疾病與壓力,幫助更多人喔!

(本文特別感謝精神科醫師協助審訂,若同業醫療人員有衛教需求,歡迎來信 info@medpartner.club信箱,索取相關圖片。編輯百密一疏,若有疏忽或遺漏之處,懇請同業先進不吝來信指導。)

 

引用文獻列表

  1. 衛生福利部 心理衛生專輯(18)創傷/壓力與精神健康
  2. 周煌智, 蔡冠逸, 吳泓機, 蘇東平, & 周碧瑟. (2006). 災難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候群. 臺灣精神醫學, 20(2), 85-103.
  3.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 蕭美君醫師 創傷後壓力疾患
  4. NIM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5. Mayo Clin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行動支持專業的醫療團隊🚀

這篇文章是由 3957 位熱心網友訂閱集資支持,由多位專家與設計師共同完成。在錯誤資訊瘋傳的年代,台灣更需要一個不帶商業置入,堅持實證醫學的醫療新媒體。如果你也認同這個理念,請一起行動 加入我們吧!

與超過 100000 人一起加入 Line@ 聊天機器人,即時查詢食品營養成分、藥品資訊以及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的文章!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Posted Under 常見疾病與症狀 精神疾病 Tagged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精神疾病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美的好朋友https://www.medpartner.club,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要讓孩子吃兒童保健食品嗎?

益生菌怎麼吃?腸胃醫師公開「腸」保健康5秘訣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臨時突發狀況! 讓上班族最頭大

勞動部表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為《勞動基準法》第37條第1項所定應放假之日,所以雇主如在不妨礙勞工投票的前提下,徵得勞工同意於該日出勤,出勤工作之時間,應加倍發給工資。(圖/資料照片)

指派新任務?臨時被調班? 不可預測讓人壓力大 

年中剛過,正是許多畢業新鮮人投入職場或是轉職者進入新公司的適應期,除了適應公司文化、展開新的人際互動關係的壓力,業務上的壓力更是如影隨形,壓力雖是生活中必然發生,但是什麼事項讓上班族最感壓力?根據美國求職網站「CareerCast」2016年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上班族表示自己工作壓力大,「工作中的不可預測性」為最大壓力源!

工作壓力源太多 工作族哀嚎壓力大

該調查以2016年一月瀏覽CareerCast網頁的834位訪客為對象,詢問其性別、年齡、職業別與工作壓力原因等狀況,結果發現,26%員工表示工作中起伏不定的事件(包含被指派新任務、公司重要事件無預警改變、突然被換到非預期的工作班次)是引發焦慮的主因。

與不可預測性排名相當的壓力源還包含工作環境(佔21%)及截止期限(佔20%)。僅7%員工表示長時間工作為壓力源之一,不到5%員工認為升遷與旅遊機會為壓力因素。另項由美國提供員工援助計畫公司「ComPsych」以超過2000名受試者為對象的調查則發現,近1/3員工表示「主管不明確的期待」為主要壓力源,其他壓力源包含:同事或部門間的衝突、擔心工作量增加或未來有更艱難的工作,及對雇主的穩定性感到不確定。

壓力型疾病頻出 讓全身都是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詹佳真主治醫師指出,當遇到不確定、具威脅的事件,人們會自動化想到最壞的狀況(被炒魷魚、被上司斥喝等),此時身體壓力反應系統會被活化,造成呼吸加速、腸胃蠕動等影響,因而無法客觀做出適當判斷。

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可能出現胸部有壓迫感、頭痛、肩頸痠痛、失眠、焦慮、失去信心、否定自己等症狀,被誤以為其他疾病,注意力轉移到身體的不安全上,更無法有效解決過度壓力所帶來的影響。詹佳真提醒,若症狀出現超過兩周以上,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避免因為失眠或其他身心症狀而引發憂鬱症、躁鬱症等疾病。

主管「不明確期待」 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上述研究發現,工作中的不可預測性、主管不明確的期待是最大壓力源。在職場上學會一套壓力檢視與管理方式,將終生受用。不確定性往往考驗我們的應變能力與處事彈性,因此在平日需要多累積知識訊息,能力越強者,較容易找到解決方案,處事的應變力與彈性也越高。

身為同事則可以做些許即時的工作分擔,關心他需要哪些資源,可以邀請其一起用餐、逛街或唱歌等活動,在互動過程中多了解對方的情況與想法,才能適當給予協助。當發現同事的狀況超出自己的協助範圍,不妨陪同尋求其他協助,甚至就診。

心理影響生理 讓自己有更多舒壓管道

葉雅馨表示,與一、兩個月前比較,若發現身旁同事常常出現一副苦瓜臉、不開心的表情、發呆、出神、無故落淚、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不斷請假,身為主管可以與他討論,關心其工作量是否超出負荷,或了解遇到哪些困難,給予工作上適當的調整與安排。

當出現想逃避工作、任何事都使不上力、做什麼事都不對勁,或生病、感冒不易痊癒等現象,首先需要檢視壓力源:列出時間工作表,排定事件的先後次序,整理出哪些事可以暫時擱置,哪些任務需要優先執行。其次,平日即應建立人際關係上的支持系統,包含上司、同輩的工作夥伴,或生活中給予心理支持的親友。與非工作夥伴的親友傾訴心情,反而更能達到情緒紓解效果,幫助自己回到原本工作崗位,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更多健康資訊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

長期又咳又喘害怕就醫 小心「菜瓜布肺」找上你

長期又咳又喘害怕就醫 小心「菜瓜布肺」找上你

許多50歲以上的長輩,不管是得了大病還是小病,只要催促他們去看醫生就跟要他們的命一樣,但也因為如此,常常突然離世也都是因為延誤就醫的關係。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葉育雯表示,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即是民眾容易輕忽的疾病之一,家中長輩常有一旦看醫生就會變嚴重的心態,以致疾病確診太晚,才真的是要他們的命!

葉育雯主任以一名65歲家庭主婦為例指出,患者乾咳已有一年之久,平時做家事就會喘,一開始以為只是太過操勞,直到外出趕公車,稍微加快腳步就喘得上氣不接下氣,漸漸地減少外出,能做的家事也越來越少,才在去年8月拗不過家人的堅持前往就醫,確診罹患致死率高的「菜瓜布肺」。

「菜瓜布肺」症狀漸進式發展 確診已是中晚期

葉育雯主任表示,台灣女性比較容易忍受身體不適,也習慣為自己身體上的病痛找到合理的藉口。「菜瓜布肺」的症狀常有乾咳2個月以上、日常活動會喘、呼吸困難等,因症狀屬漸進式發展,許多潛在患者在生活中會逐漸適應乾咳與喘的症狀而不以為意,直到出現呼吸困難、活動受到限制才緊急就醫時,常已是中晚期。

持續用藥改善乾咳與喘 提高生活品質

所幸,今(2017)年3月起,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抗纖維化藥物開放健保給付,藥品可以減緩肺功能下降近50%,並減少68%的急性惡化機率。葉育雯主任進一步表示,該患者用藥一個月後,乾咳與喘的症狀明顯改善許多,規律用藥至今已半年,肺功能維持穩定,讓她已能重拾舊日活力,外出也無須擔心光過敏性相關皮膚疾病的副作用。

排斥就醫易生憾事 正視久咳不癒症狀及早治療

很多家中長輩都認為乾咳與喘是年紀大的症狀,因此排斥上醫院,葉育雯主任提醒,「菜瓜布肺」病程變異性大、難以預測,每年都有患者因為發生急性呼吸功能惡化而死亡。因此,民眾若有超過兩個月以上的乾咳,並有行動性的呼吸困難,應盡早到胸腔內科進行檢查,透過胸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是否罹患「菜瓜布肺」,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更多健康資訊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要讓孩子吃兒童保健食品嗎?

益生菌怎麼吃?腸胃醫師公開「腸」保健康5秘訣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