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得吃泥狀食物?破除8大飲食迷思

醫院看護
馬偕醫院看護
雙和醫院看護
三軍總醫院看護
萬芳醫院看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因為照顧者或照護機構可能會因為沒有觀察到咳嗽的情形,而讓吞嚥困難者逕自食用語言治療師不建議的質地。因此,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

迷思1:老人傢都是咬不動所以吞嚥困難

吞嚥的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個階段:「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和「食道期」,這四個階段也對應著各種吞嚥困難可能出現的時機。用牙齒咀嚼僅是「口腔準備期」的一部分能力,口部肌肉和舌頭能否協調而有力的動作、是否感覺到食團的狀態,都會影響口腔期「向後吞」的這項動作成功與否。就算在「口腔準備期」和「口腔期」的階段都正常,也可能會因爲「咽部期」的障礙,讓食團沒有適當地向食道推進,導致嗆到甚至吸入性肺炎。

迷思2:吞嚥不適就是要煮粥、打泥

嬰兒就算還沒有長牙,也可以靠著上下顎運動,用舌頭頂向上顎來碾碎食物。天然的食物如香蕉、南瓜、水蜜桃不需用調理機打碎,也能以牙齦嚼食,在口中被碾壓成泥,食品如馬鈴薯泥、墨西哥酪梨醬、鷹嘴豆泥等也是本來就會料理成泥狀,碎豆花、廣東粥、義式蔬菜湯等不需要太費力咀嚼,也是很多吞嚥功能良好的人喜愛的食物,準備飲食不需要必把所有食物都打成粥或特製成糊。

迷思3:改善吞嚥困難就是要改變飲食

舉例來說,當一側的咽部肌肉比另一側更有力,使用特定的姿勢可以預防食團進入弱側;有時患者保護呼吸道的機能減弱瞭,使用特定的動作和步驟來自主保護呼吸道,也是語言治療師經常建議的吞嚥策略。這些治療手法不必改變飲食,也能減輕吞嚥困難,甚至可以大量減少殘留和食物嗆入的現象;因此,如果在嘗試這些策略前,就自行改變食物質地,是大大犧牲瞭吞嚥困難者的生活品質。

迷思4:碎狀、泥狀、濃稠的食物和飲品=好吞的食物

光是把食物變得「免嚼」隻能跳過磨碎食物的過程,「增稠」隻能讓液體流得慢些,如果舌部功能不佳或咽部吞嚥不完全,濃稠的質地反而更易產生咽部殘留,提高吞嚥後嗆入食物的風險。每個吞嚥困難的患者對不同的質地反應皆不相同,沒有仔細地評估是難以判定何者才能有幫助,未經語言治療師評估便調整質地不但沒幫助,還可能幫倒忙。

迷思5:年長者或失智者就是要吃為吞嚥困難特製的飲食

失智癥的患者常會「忘瞭吞」,食物一直含在口中,食物不小心掉進咽部,卻還沒準備好吞,這種感覺就好像一般人吃飯邊說話或突然不註意嗆到一樣,就算保護機制是好的,也會因為動作的不協調而嗆咳。這時候調整食物的外觀和溫度、選擇在精神好的時候進食、依飲食喜好備餐和餵食者的提示和仔細觀察,比調整質地甚至改由管狀進食還更能正常攝取營養。

迷思6:沒咳嗽表示沒嗆到,咳嗽表示食物掉進呼吸道瞭

反射機制健全的人常常可以在聲帶這道大門前,透過咳嗽「救回來」,沒有或僅有少量食物真的掉進呼吸道;反過來說,沒咳嗽也不代表沒有嗆到,有些中風後或年長者反射的機制變弱或消失,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

迷思7:食品要調整成泥狀表示飲品也要增稠才安全

吞嚥困難的人對不同食物質地的反應是不同的,很多泥狀和稠化的食品流動性用肉眼看類似,但黏稠度和是否有融化性都會在咽部有不同的反應。如前述,對稀薄液體掌握不好的原因很多,對稀薄液體會嗆咳但固體食物處理能力佳的個案不在少數,因此稀薄液體絕不應該用來預測對於其他食物質地的吞嚥表現,必須要經過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攝影檢查,來確認各個質地的表現。

迷思8:醫生幫傢人裝瞭鼻胃管,接下來的日子都要用鼻胃管吃飯瞭

鼻胃管、胃造口和空腸造口等各類經管進食方式都是在「提供營養」,不是在「治療吞嚥障礙」,以鼻胃管的不適度和對吞嚥功能的不良影響而言,更是隻能作為短期的使用,胃造口也並非是一旦使用就是永久的處置,隻是和鼻胃管相比,較適合相對長程的使用。

如果所有的患者都隻是短期使用也罷,但因為吞嚥障礙的多變,吞嚥功能的基本能力不同,有許多患者在裝鼻胃管後,接受瞭吞嚥訓練、嘗試瞭許久,仍然無法完全地由口進食,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考慮其他不良反應較少的經管進食方式,並持續地搭配最大安全限度下的經口吞嚥訓練。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預期吞嚥障礙的進程,當初期的醫療處置顯得不再適用後,為瞭您愛的傢人,請協助他與醫療團隊諮詢鼻胃管以外的可能,傾聽醫療人員的建議;請鼓勵他定期地接受語言治療師執行的吞嚥功能評估、吞嚥訓練和進食策略調整,且不管用不用鼻胃管,都需要口腔清潔,也都可以進行吞嚥訓練。

(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60

糖尿病控制不佳 增加心血管病變風險

北市醫院看護推薦
臨時居家看護
臨時看護工
臨時看護
臨時外籍看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第二型糖尿病為臺灣十大死因第五位,全臺罹患人數超過200萬人。而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多是大小血管發生病變。若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損害血管和神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糖尿病治療不能僅隻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更要控制好體重、血壓、血脂,並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判斷糖尿病三大數值 控制「糖」危機

糖尿病的判定應先測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再輔以葡萄糖耐受試驗來確認。當血中葡萄糖濃度愈高、血糖偏高的時間愈長時,體內累積的糖化血色素比例也會愈高,根據研究顯示,當糖化血色素數值每增加1%,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1至2成。若血液長時間處在高血糖的環境,容易形成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壁受損,甚至加速血栓形成,也影響血小板的運作功能。

複方劑型一藥多效 助糖友減少併發癥發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全世界控制糖尿病的藥物選擇有很多,許多研究中也證實,傳統藥物能減少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但對心血管指標控制效果並不明顯。患者每天除瞭需要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註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外,還得服用其他心血管相關藥物,服藥種類多,加上一天必須服藥多次,常造成忘記吃藥或漏吃的情形。

今年3月,健保署通過的新一代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 + Metformin新複方藥物,能一併控制血糖及心血管指標,對體重控制也有良好的額外效果,有助於糖尿病患增加服藥順從性,相對有效減少死亡率、心臟衰竭住院率、中風機率及心肌梗塞機率。

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 減少腎臟再吸收糖分

陳榮福主任表示,複方劑型藥物一顆就有兩種不同作用機轉,對血糖控制而言,有的患者使用後糖化血色素可以降1至1.5%,而血壓的下降可以多3至5個毫米汞柱。體重則可以有3至4公斤的控制量,對血脂肪也有好處。

陳主任補充,由於藥物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會把體內過多的糖分由腎臟經尿液排出,而尿中含糖,易使微生物滋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每天多喝水協助排尿,加強私密處衛生照護,以免感染情況發生。

糖友莫輕忽!透過飲食、運動補強控糖尿

糖友常因血糖控制不佳發生病變,所以更要註意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經由各項身體檢查的數值去瞭解血糖的健康狀況,再透過飲食、藥物、運動相互配合去改善血糖值,促進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的利用,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千萬不要輕忽糖尿病併發癥對身體的影響,這樣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53

我在台中我需要找看護婆婆中風住院行動不便無法自理,有聽說有外勞24h包月看護,請問要哪裡找?

我推薦您永達看護中心,重疾照護 /長、短期看護/居家看護/家庭幫傭,用心、放心的好選擇,24小時立即安排看護。醫院看護。長、短期看護。24小時專線。居家看護。擁有愛心、專業外,將病患的需求,視為我們自身的需求,讓您安心、放心 !

萬芳醫院看護    榮總看護   醫院看護費用

我在台中我需要找看護婆婆中風住院行動不便無法自理,有聽說有外勞24h包月看護,請問要哪裡找?

我爺爺一個人在病房怕她無聊,想幫她請一個看護,請問有人知道哪一家看護中心最好嗎?

我自己是推薦永達看護中心,以親切、專業服務方式使長輩得到完善的照顧。以等同家人的心去服務每一個我們照護的對象。每位看護皆由內部篩選均為品格良善值得信賴 !

醫院臨時看護    萬芳醫院看護   三軍總醫院看護

我爺爺一個人在病房怕她無聊,想幫她請一個看護,請問有人知道哪一家看護中心最好嗎?

請看護可以順便叫他做一些家事嗎?我婆婆因本身腳有點肌肉委縮,但不嚴重還可以走路,所以會請看護幫忙照顧,但是希望能兼顧家裡環境整潔

看護的工作內容以受照顧者之須要為範圍.
除了病人的疾病照顧外, 還包含病人之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照顧.
就家事的部份有
1,須做病人備餐,若因備餐而衍生的廚房整理亦為工作內容.
2.病人的衣物清洗,及幫病人洗澡後之浴室清潔.
3.病人所居住的房間環境維護亦為工作內容.
以上為一般居家照顧所須要做的工作.
若你的家事工作超過以上範圍,一般的看護通常不願意,當然你可以透過協商的方式與…
或者你也可以請看護中心幫你溝通看看.

雙和醫院看護   三軍總醫院看護   萬芳醫院看護

請看護可以順便叫他做一些家事嗎?我婆婆因本身腳有點肌肉委縮,但不嚴重還可以走路,所以會請看護幫忙照顧,但是希望能兼顧家裡環境整潔

https://www.healthhy.com.tw/?p=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