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皮膚殺手 中醫博士提「五勿」加充足睡眠和好心情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說,冬季是皮膚的殺手奇美中醫提供冬季皮膚正確、實用的藥方,可確保皮膚健康潤澤有彈性。

中醫對於冬天的皮膚保健原則講究「整體觀」,同時「去邪」與「扶正」兼顧,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今天指出,去邪,即是消除不利皮膚健康的因素,包括寒邪、燥邪與錯誤的清潔習慣。扶正,是調理人體內在環境、改善氣血循環。掌握住這兩大要點,內外雙管齊下,才是在冬天確保皮膚健康美麗不二法門。

「冬天是皮膚的殺手」,不過許博士認為單用保養品若覺得不夠的,究竟有那些辦法可以有效的保護肌膚呢?他從中醫觀點提供更多實用的冬天皮膚保養之道,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在冬天皮膚容易受損。

冬季寒流乾燥期間有些人的皮膚又開始粗糙脫屑,容易搔癢,嚴重的甚至敏感發紅皸裂,許多人的過敏性鼻炎、氣喘更容易發作。許堯欽中醫師說,就傳統醫學角度來看,冬天氣候存在著兩大不利皮膚因子,寒邪過低氣溫與燥邪過低溼度,在乾冷氣候人體表皮層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會造成皮膚層血液循環減慢,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導致皮膚表面水份與脂肪含量大減,皮膚失去「保溼」與「潤澤」的雙重屏障。

奇美醫中醫部長許堯欽再說,若再加上冷風的吹拂,那更是大大減弱皮膚扺抗力。所以在冬天,皮膚特別容易因為「寒」與「燥」而變乾糙、敏感、甚至皸裂,典型「冬季皮膚搔癢症」就是這樣來的。

許堯欽認為,皮膚與內在臟腑的氣血循環是息息相關的,所謂「有之於內,而形諸外」。古籍「聖濟總錄」指出,「駐顏美容,當以益血氣為先。古語「徒區區乎膏面之術,去道遠矣。」就是強調正確皮膚美容,應該是從調理人體血氣來著手,不是單純塗脂抹粉地作表面工作。

許醫師強調,有充沛的氣血才有健康的皮膚。還說,皮膚是會說話的!。他最簡單常見例子,長期生活失調、睡眠不足的人,皮膚一定顯得乾糙晦暗鬆弛,粉刺、痤瘡或色素斑頻頻發生。生活正常、身體健康的人,皮膚必然細緻潤澤有彈性,少有病變。

如何抵禦寒邪,增加保暖,許堯欽中醫師指尤其幼兒、女性、老年人等有「氣血虧虛」傾向,對氣候變化適應力較差的人要特別注意多穿衣服以抵禦「寒邪」,防止體熱散失。像這幾天寒流來襲,建議可用生薑加紅糖煮成「薑茶」頻飲用,能補充熱量以禦寒、預防感冒,還能健胃。

他提醒寒流報到期間,食物方面可選擇熱能較高的食物,像是芝麻、雞蛋、牛奶、羊肉等。藉由補充人體的能量,有利於皮膚細胞的再生與修復。在藥物方面,可根據體質辨證來使用,例如氣虛者可服黃耆、人參。血虛者可加當歸、阿膠、雞血藤。四肢容易冰冷發紺,陽虛體質者則可酌加桂枝、細辛等有溫陽活血通絡的藥物。許中醫師重申,保持適當而良好的氣血循環,可讓肌膚隨時維持在高活力狀態。

就未來一個禮拜都是寒流低溫,許中醫師再說,消除人體「內燥」辦法包括,多服用一些富含黏液質的食品,比如蜂蜜、海參、木耳、蹄筋、水梨等,以提高血液中膠質含量,可以增加細胞內水份的保存。在藥物方面以滋陰潤燥的石斛、玉竹、生地、何首烏..等為主。若病人兼有內熱,口乾舌燥、皮膚乾紅則可酌加石膏、地骨皮、丹皮。

許中醫博士提到冬季有些以下幾項食物要特別節制的,容易《燥熱助火》食物如油炸烤物、醃臘食品。容易《動風發癢》食物有辣椒、咖哩、竹筍、蔥、蒜。不容易消化食物像是糯米、巧克力、肥肉等在生活飲食中應有所禁忌。

許堯欽中醫師再次強調,平時常保持舒坦心情,勿過喜、勿過悲、勿過怒、勿過恐、勿過憂和加上充足的睡眠,都是保養皮膚要訣。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嬰兒戴頭型矯正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

寶寶頭型如何矯正?把握黃金期,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鶼鰈情深! 夫腎衰竭妻捐腎臟救回一命

鶼鰈情深,夫腎衰竭妻捐一顆腎臟救命

夫妻鶼鰈情深!37歲林先生三年以來飽受雙腳抽筋之苦,今年到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腎衰竭,健康急速惡化,嚴重到必須洗腎或換腎,妻子自告奮勇捐出左腎救丈夫性命,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植移中心主任尹文耀利用腹腔鏡進行活體腎臟移植後,夫妻倆終於恢復正常生活,並許下共遊世界夢想。

林先生說,三年前開始,晚上睡覺腳會抽筋,原本以為是工作太累,沒想到情況愈來愈嚴重,直到去年抽筋次數更加頻繁,晚上根本無法入睡,甚至影響白天工作。今年到中醫診所看抽筋是否可以針灸治療,中醫師量血壓發現高達180,提醒他到醫院做詳細檢查,這時才發現腎衰竭,醫師表示要緊急洗腎治療,否則就要做腎臟移植。

面對晴天霹靂的惡耗,雖然難以接受,夫妻倆終究還是得接受事實,當下妻子提議要把自己的一顆腎臟捐出來,但林先生不願意家人跟著受苦,於是接受腹膜透析治療,就在治療過程中與護理人員閒談中得知,五等親以內可以考慮做活體器官捐贈,加上還年輕,洗腎後就是一輩子了,才再與妻子討論做移植配對,沒想到一次就成功。

夫妻倆後續藉由腹腔鏡手術進行腎臟移植,過程相當順利,加上傷口小恢復快,妻子在術後隔天已能下床走路,相較於以往的傳統手術,活體捐腎者的腎摘取術須在腰部做二十公分左右的切口,有時甚至必須切斷肋骨,造成捐腎者對傷口疼痛,影響體力及恢復工作能力的恐懼,因而使捐腎者裹足不前,不願意捐腎。近年來,微小創傷手術技巧的進步,使得腎切除手術可以使用腹腔鏡來操作,減小手術切口、減少傷口疼痛、加速手術後復原。

尹文耀主任表示,全台等換腎約八千人,換到大愛器官捐僅200人左右,研究發現夫妻無血親,但可能長期共同生活和相濡以沫,免疫系統可能較不排斥,換腎預後和有血親、比對高度相符的人一樣好。大林慈濟醫院從90年完成第一例大愛捐贈腎臟移植手術,92年執行第一例活體腎移植手術,腎臟移植的存活率曾高居全國第四名,當時上榜的僅有大林慈濟是非醫學中心的醫院,目前存活率仍維持優良水準。97年開始積極發展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後,在當時也是雲嘉地區首度可進行活體肝臟移植的醫院,現今病人存活率可達全國標準。

腎臟內科醫師李振豪指出,常見的腎臟病五大症狀「泡水高貧倦」(註: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明顯症狀,在高危險群中,包括三高、家族史,或配偶當中有慢性腎臟病等,都應定期抽血、尿液篩檢,以及早發現做治療。當腎臟病進展到腎功能不足以應付日常所需,也就是末期腎病變,就應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包括腎臟移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在選擇時應視病人情況而定,其中最為理想為腎臟移植,因移植後生活與常人無異,只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及預防感染、排斥等風險,在生活品質與存活率,遠優於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若病人有機會接受移植,對於末期腎臟病的病人是最好的選擇。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嬰兒戴頭型矯正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

寶寶頭型如何矯正?把握黃金期,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乳癌輔助中醫調理 提高治療舒適度與存活率

乳癌輔助中醫調理,提高治療舒適度與存活率

乳癌為女性頭號殺手,雖早期治癒率高,但手術及化療後的副作用,卻常讓病人覺得虛弱,甚至因此放棄治療。一名婦人在接受乳癌切除手術,接踵而來的失眠、倦怠及手臂腫脹等副作用,讓她一度想放棄,直到藉助中醫師,利用中藥、針灸調理後,現在不但恢復體力積極抗癌,連氣色、體力也都變好了。

大林慈濟醫院表示,這位四十多歲的黃女士,因無意中發現右側乳房有不明腫塊,到醫院診斷後確診為乳癌,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右手臂開始覺得緊繃腫脹、無法上舉,之後更飽受失眠、倦怠所苦,直到友人介紹到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後續搭配中醫治療,右手臂腫脹不適已消除,可順利抬舉,失眠、倦怠也大幅改善,黃女士之後仍長期配合中醫藥物與針灸調理,並定期回診西醫,持續追蹤至今已3年,目前身體狀況良好穩定。

中醫部醫師陳昆豪醫師表示,乳癌患者經手術後可能造成手部循環不良、淋巴水腫、緊繃僵硬;而化療過程中,患者可能產生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貧血、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放療及化療後也可能有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狀,荷爾蒙療法後,也可能有潮熱、盜汗、疲倦、失眠、易怒、月經不調、陰道萎縮乾澀等不適。透過中醫共同調理,可緩解上述各種不適症狀,幫助患者順利完成各種療程,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陳昆豪醫師說,根據2014年發表於《Cancer》國際期刊的10年回溯性研究,中醫輔助治療能提升乳癌患者的存活率,乳癌患者化療後配合中醫調理,10年內死亡率約可降低五成。另外,在大林慈濟醫院的癌症登記資料庫研究中,也發現在有遠端轉移的情況下,使用中西醫共同治療的病患相較於純西醫患者,其存活率達到顯著的提升,尤其在第四期患者輔以中醫治療,中西醫合作情況優於單純西醫治療,能延長患者存活率。

陳昆豪醫師指出,根據中醫理論,女性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均衡飲食、保持運動,適度放鬆身心、抒解情緒壓力;同時要學會自我檢查乳房,若有摸到異常或硬塊,則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可有助於預防乳癌;乳癌患者往往在接受手術、放化療後身心飽受煎熬,中西醫合作能夠提供病人全方位的醫療,除了給患者正確的就醫觀念,避免病患自行服用偏方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能緩解患者各種不適症狀,改善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嬰兒戴頭型矯正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

寶寶頭型如何矯正?把握黃金期,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多重用藥整合助患者 藥師幫忙患者少吃藥、節省藥費

成大醫院藥劑部鄭宇凱藥師。

自民國105年開始,許多領藥的民眾,在成大醫院藥劑部領藥時,都被問「先生,請問你有沒有在其他地方拿藥?」,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藥師是在調查有沒有把處方箋拿到外面領藥,其實這是為了要了解有無多重用藥,因為近幾年來,多重用藥已成為醫療上的重大問題。

成大醫院藥劑部鄭宇凱藥師指出,「多重用藥不一定是錯的!」因為疾病的複雜度會影響用藥的多寡。許多慢性病會建議循序漸進使用多種藥品以增進療效,並降低副作用,且針對高風險的病人也可能給予初級預防性藥品;如病人可能因高血壓及糖尿病而使用5、6種藥物。但隨著年齡增長,病人使用的藥品越來越多,不但藥費支出增加,交互作用或不良反應的機會亦可能增加。

「多重就醫可能導致重複用藥!」鄭宇凱藥師表示,病人可能在不同院所看不同的疾病,各院所間缺乏橫向聯繫時,容易有穀倉效應(silo effect),在互相不清楚的情況下很可能開立重複的藥品,例如Y先生定期於精神科追蹤焦慮問題,又因偏頭痛而在診所就診。兩處皆開立同成分緩解藥品propranolol。

鄭藥師並指出,病人可能因新的醫療問題就醫,「就醫過程中若未整合用藥,亦可能導致重複用藥!」,例如H女士過去在外院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藥,後因周邊動脈疾病入院接受治療。治療期間醫師更換其他抗凝血藥,然而出院後回外院門診時,醫師並未注意藥品已更動而持續開立原先藥品。

鄭宇凱說,「有了雲端藥歷,讓藥師能完整掌握病人所有用藥!」民國102年健保署建構雲端藥歷查詢系統,成大醫院也著手建置電腦化檢核系統,配合病人持健保卡瀏覽,至民國104年底,健保署開放病人簽署同意書後可由醫療院所進行批次下載檢核,若發現疑義時,可與病人討論、了解重複原因,並視情況照會醫師調整處方內容。

民國105年成大醫院追蹤了1,342人次用藥,經評估後照會本院醫師調整處方共216人次,醫師接受率約80%,並修改208項藥品,避免可能衍生的問題,並估計每人每年節省藥費為2,623.44元。

若需在不同醫療院所看診者,建議可固定在同一社區藥局領藥並做用藥檢視,或於看診時主動告知醫師及藥師他院用藥,以利整合。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嬰兒戴頭型矯正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

寶寶頭型如何矯正?把握黃金期,不要錯過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