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幽螺,中醫分三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 張聲生

在西醫概念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細菌導致的疾病,該病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於是,除幽螺成了主要途徑。但這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增加,根除率逐漸降低,不少患者反覆治療卻還是複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張聲生表示,近年來,中醫藥加入到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隊伍中,通過中西醫整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幽門螺桿菌屬“邪氣”範疇,是一種外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之所以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外邪侵擾,還與自身正氣不足有關。尤其脾胃虛弱時,容易引邪入體。

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情有輕有重,發病癥狀也不同。總體來說分兩種:一種是人感知不到的,沒有發病癥狀的;另一種是能感知到的,比如胃脘部不舒服、反酸、噁心、胃痛,但籠統表現為消化不良。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必須把它“趕盡殺絕”?這一點目前有爭議。有些觀點主張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應該根除,也有觀點認為,感染后沒有不良癥狀,清除過程可能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而無法清除,得不償失。中醫認為,要根據患者個人情況,辨證看待。通常,如果患者胃部經常不適,有明確胃黏膜糜爛、胃潰瘍、活動性胃炎、家族胃癌史,或者有淋巴瘤以及不明原因的貧血,才建議根除。

相比純西醫治療,中西醫結合對治幽螺更有優勢。已有研究證實,某些中藥以及含中藥的黏膜保護劑有抑菌或殺菌作用,而且對耐葯菌株也有殺滅作用。中藥輔助治療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是在西藥使用前,用中藥調理改善機體的內環境和癥狀,讓機體處於較好狀態,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

第二種是和西藥同時使用,既可以提高根除率,又能減少治療的副作用,減少抗生素用量。

第三種是西藥治療后使用,對患有難治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中醫療法更注重改善幽門螺桿菌患者全身的癥狀,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扶正祛邪是中醫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病證的基本治則”。張聲生說,根據其虛、實分治,實則瀉之,虛者補之,虛實夾雜者補瀉並用。實者以濕熱為主,祛邪重在清熱祛濕;虛者以脾虛為主,扶正重在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具體來說,臨床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分三個證型。

脾胃濕熱證。有上腹痞滿或疼痛,口乾或口苦主症;次症為口乾、不思飲水、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小便黃、舌紅、苔黃厚膩。治療應清熱化濕、理氣和中,可選用連朴飲:厚朴10克、黃連5克、石菖蒲10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10克、梔子10克、蘆根15克。

脾胃虛弱(寒)證。有上腹隱痛或痞滿、喜溫喜按主症;次症為口吐清水、食慾減退、疲乏、手足不溫、大便稀溏、舌淡且邊有齒痕、苔白。治療應健脾益氣、和胃安中,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木香6克、砂仁3克(後下)、陳皮10克、法半夏9克、党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寒熱錯雜證。有上腹痞滿或疼痛,遇冷加重、口乾、口苦主症;次症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腸鳴、大便稀溏、舌淡、苔黃。治療應辛開苦降、和胃消痞,可選用半夏瀉心湯:法半夏9克、黃芩10克、黃連5克、乾薑10克、炙甘草6克、党參15克、大棗6克。(記者 水 欣)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health.people.com.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牙齦美白找回自信笑容的第一步

桃園中醫診所調身體做到「這10件事情」  

預防感冒!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早洩治療15種飲食方法,看了這些原因就會明白

不孕症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