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健康陷危機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  多囊性卵巢

究竟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簡單地說,就是荷爾蒙分泌不正常,導致排卵不健全,原本應該發育成卵子的濾泡,無法正常生長。發生原因不明,目前認為部分成因跟遺傳有關。

不過,「多囊性卵巢症」不等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若超音波檢查發現兩邊卵巢有許多小濾泡(如同珍珠項鍊,每側卵巢至少有10個以上),但月經正常、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在臨床上稱為「多囊性卵巢」,這屬正常現象。臨床上觀察,有30%的正常女性在超音波下有多囊性卵巢。

雄性荷爾蒙分泌過多、月經不規則

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是由於卵巢濾泡不正常增生使內分泌產生異常,分泌過多雄性荷爾蒙,使患者出現月經不規則、經常2?3個月不來或半年、一年才來一次,長期處於無排卵性月經,或是無月經的狀態。

除了月經不規則,患者還會出現肥胖、多毛、長青春痘、禿頭等症狀,或是在腋下、胯下等皮膚皺摺處,出現黯沉、色素沉澱等症狀。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症狀,有些人甚至沒有任何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卵巢或腎上腺腫瘤、庫辛氏症候群、泌乳激素過高等,都有可能出現不排卵、青春痘、多毛等雄性素過高引起的症狀,必須抽血做進一步檢查,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確診。

臨床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認定標準有3大特徵:

1、慢性不排卵。

2、雄性素過高。

3、超音波檢查顯示有多囊性卵巢。

只要符合上述其中2項,即可認定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半數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有肥胖問題

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會變胖,但仍有約50%~60%的患者因為雄性素增加、身體代謝功能異常、內分泌失調、胰島素阻抗等因素而導致肥胖。雖然肥胖不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但確實是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國外研究發現,多囊性卵巢和遺傳、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果母親、姐姐有此多囊性卵巢症或是有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家族,罹患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NO36-14-2

罹患子宮內膜異常病變、三高、脂肪肝機率高

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除不易受孕外,因為患者長期沒有排卵,體內沒有分泌正常量的黃體素,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與病變,較易發生憂鬱症、肥胖、癌症,以及因高胰島素阻抗相關的代謝方面的疾病。

國外研究發現,大部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同時具有肥胖與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所謂的「胰島素阻抗」,簡單地說就是「糖尿病體質」,如果沒有適當治療,以後對健康危害相當大。

值得注意的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容易有高血脂、三酸甘油酯異常、血糖上升等問題,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較平常人高出許多。此外,2010年臺大醫院婦產科曾發表一篇研究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影響肝臟代謝,高雄性荷爾蒙的患者發生脂肪肝的比例是正常女性的8倍。

不僅肝臟代謝會受到影響,身體的許多器官以及機能也會受到影響,有愈來愈研究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單只是月經不正常或造成不孕,它對女性一生的健康影響相當大,建議有家族遺傳史的人,一定要及早預防、接受治療。

治療方式依需求不同而異

針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治療方式,會依據病患年齡、需求的不同,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但因其發病原因為遺傳因子所致,所以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藥物、改變生活習慣等方式,來改善或減輕症狀。

如果是年輕有生育需求的婦女,需透過效果較強的施打排卵針等方式,使卵巢排卵,增加懷孕的機會。若沒有懷孕生子的需求,單純只是想解決並改善毛髮異常增生的多毛症、青春痘、粉刺等問題,就會給予避孕藥或是抗雄性荷爾蒙製劑增加體內的性荷爾蒙鍵結蛋白,改善因雄性素過多所產生的症狀。

手術為第二線療法

若同時有肥胖跟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減肥、飲食控制,並配合服用治療糖尿病的促進胰島素利用的敏感劑,可以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及排卵功能、減少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如果藥物效果不佳,才會建議透過腹腔鏡手術,燒灼部分中、小型的卵巢濾泡,但手術燒灼小濾泡,只有幾年的效果,且過度燒灼,可能會有卵巢衰竭的風險。目前美國及歐洲婦產科醫學會的共識是,在針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不孕症治療裡,建議以藥物為先,手術屬第二線治療的方式。

控制體重 培養運動習慣 可改善症狀

除了藥物之外,再加上改變飲食習慣、規則運動、維持正常體重,都比起只單獨給予藥物,更能控制高胰島素血症及降低胰島素阻抗,進而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並促進排卵。

體重控制尤其重要,對於肥胖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來說,減重是第一線治療,減重常可恢復正常荷爾蒙狀態,回復正常排卵及減少流產。再來就是運動,運動可以控制體重外,還可以改善胰島素的反應。

若突然發胖或是經期不規律,最好到醫院找婦產科醫師診治,揪出病因,才能接受正確診療。曾被診斷出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即使沒有出現症狀,也不可輕忽此症,應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運動,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易和

參考資料: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1039&Itemid=20

http://www.healthhy.com.tw/?p=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