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才是不孕症的主因

不孕症台北  女性不孕症  不孕症門診

 

現代人壓力大,越來越多人有不孕的問題,怎麼樣才能夠順利獲得寶寶呢?

做對事,誰說懷孕不容易?除了生理因素,別忘了考慮人性跟環境。近年來「不孕症」這三個字不知道嚇壞了多少對夫妻,彷彿一旦被宣告不孕,就從此人生彩色變黑白。憂慮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身體什麼機能故障不靈了。其實呢,許多案例顯示,不孕未必跟身體有關,而身體又未必跟年齡有關,生不出孩子常常也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

暫且不管造成不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要想順利生個健康可愛的好寶寶,得先把心理狀況顧好。如果一時半晌生不出孩子,也別把不孕當罪過,更別將生孩子這樁喜事放大成攸關終生幸福的神聖任務,非得「使命必達」,否則孩子還沒生出來,自己就先緊張、發愁出一身病,那可划不來!

到底什麼是不孕症?怎樣的情況才表示不孕呢?所謂不孕,在醫學上的定義是:「在沒有避孕且正常性生活的狀態下,經過一年或者更久都沒有懷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估計,全世界符合不孕症定義的夫妻約有六千萬到八千萬對,而台灣目前約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八的夫妻是很難正常受孕的。

以上這些數字還有逐年攀升的現象,所以,假如你們剛好符合了「不孕症」的定義,請先別太緊張,畢竟不孕並不是世界末日,可別把不孕當成罪過,且放寬心,試著在正確和理性的心態下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壓力才是不孕的主因

除了醫療的協助外,我很建議各位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像是周遭環境、壓力、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等,想想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了你們的身心狀態。事實上,有為數不少的夫妻,在被診斷為不孕症後,試著轉換心情和角度,有些甚至索性放棄了生孩子的念頭,卻意外懷了孕。從影響人性的根本問題上尋求改善,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造成現代人不孕的原因可以說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較常見的生理因素像是:排卵異常、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精蟲的活動與數量不足……等,都可能導致不孕,這些可以藉有醫療檢驗得知。然而,儘管檢驗結果一切正常,仍然有許多夫妻拚了老命還是無法懷孕。這就玄了,既然一切正常,為什麼會生不出孩子呢?

我有個學生的例子就很有意思。她結婚經過了一年半都沒有懷孕,禁不住婆婆的日夜嘮叨關切,夫妻倆只好跑了幾家醫院做遍了各種檢查,檢查結果出爐:子宮正常、卵子正常、精子數量……等一切正常無比,卻還是生不出來。

她百思不解,就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瞧了瞧她說:「妳回答我幾個問題:第一,妳跟公婆住在一起嗎?」

她說:「對,我跟公婆住在一起。」

「好,那妳跟公婆住在一起,房間的格局關係是如何?」我繼續問。

她說:「喔,我公婆剛好住在我隔壁。」

「唔?住在妳隔壁。那兩個房間之間的隔間效果怎麼樣?」

「隔間啊,就是木板隔間,還是上面空空的那一種。而且我們的床很討厭,稍微翻個身還會發出『ㄍㄧ乖ㄍㄧ乖』的聲音,我婆婆每天晚上都在聽我們房間有沒有發出『ㄍㄧ乖ㄍㄧ乖』聲,我覺得好緊張,壓力好大。」她一臉壓力大到不行。

這是什麼情況,各位可以想像了吧?

於是我跟她講:「好,妳就回去跟妳婆婆好好溝通,告訴她要想抱金孫,很簡單。請她幫你們出三個月的錢,在外面租個小套房,讓你們夫妻倆有獨處的空間。妳放心,三個月內一定會懷孕。」果然,他們到外面享受兩人世界的第二個月,就打電話來告訴我說她懷孕了!哈哈!我當然毫不客氣地跟她要了三盒油飯。

她說原本住在公婆家的時候,他們夫妻倆都精神緊張。「第一是我不敢『ㄞ』,第二,我老公又不敢『叫』,每次愛愛的時候就覺得公婆在隔壁房間一直聽,如果偶爾比較累,一個禮拜少了一兩次,公婆還會問:『啊恁最近是比較累嘸?那ㄝ攏嘸做代誌?』」彷彿隔壁有 CIA 在監控他們的進度,搞得兩人都緊張兮兮。

在這樣憂慮緊繃的情緒環境下,生不出孩子那可太正常啦。

「老師啊,說起來妳這個建議真的很妙!」

「其實並不是很妙。」我說:「而是我們要考慮到人性跟環境。如果環境的狀況影響很糟糕的話,自然很難順利懷孕。」

對於不易受孕的狀況排解,有一件事我想表明立場,那就是我不這麼贊成大家一定要用很刻意的方法,像是作試管或是人工受孕來達到懷孕的目的。這並不是為了捍衛什麼回歸自然的理論,而是這類方法實在都太折磨人。

幾乎每一個做試管的女生,都接受過非常多的折磨。對男生來講,當然也不是件愉快的事。畢竟,把人關在醫院或診所的小房間裡,拿著瓶子、盯著色情雜誌、配著 A 片來強迫取精,這種感覺實在很不好!在這種狀況下生出小孩,當然不能說不成功,而是這樣的情景真的很整人。

我有個同學平時一邊上班一邊念研究所,她很想生個孩子卻一直無法懷孕,於是去作試管,但用盡了一切辦法,怎麼樣做就怎麼樣不成功。後來她終於拿到學位後,不出兩個月就懷孕了。為什麼?因為壓力解除了,就這麼簡單!

易和中醫

參考資料:http://womany.net/read/article/3060

 

http://www.healthhy.com.tw/?p=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