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做這些事容易讓人失眠!專家警告:這5個習慣正在偷走你的睡眠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失眠問題越來越普遍。許多人在睡前不自覺養成的習慣,正是導致輾轉難眠的元兇。睡眠醫學專家指出,睡前1小時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關鍵期,錯誤的行為會讓大腦過度活躍,難以進入休息狀態。

使用3C產品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睡前壞習慣。手機、平板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欺騙大腦以為現在還是白天。研究顯示,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會延後入睡時間達1小時以上,嚴重影響睡眠周期。

激烈運動雖然有益健康,但不適合在睡前3小時內進行。運動會提高核心體溫和腎上腺素水平,讓身體處於亢奮狀態。專家建議,晚上最好選擇瑜伽、伸展等溫和活動,幫助身心放鬆。

睡前吃太飽或吃錯食物也會干擾睡眠。高脂肪、辛辣食物需要更長時間消化,可能引起胃灼熱不適。酒精雖然能幫助入睡,卻會中斷後半夜的深度睡眠。少量堅果、香蕉或溫牛奶是更好的選擇。

帶著壓力上床是失眠的惡性循環。工作煩惱、人際關係等思緒會激活大腦的警覺系統。建立固定的放鬆儀式,如閱讀、冥想或泡澡,能有效切換身心狀態。寫下待辦事項清單也能減輕腦中盤旋的焦慮。

臥室環境對睡眠品質至關重要。太亮的光線、不適的溫度和噪音都會影響入睡。理想的睡眠環境應該黑暗、安靜且涼爽,溫度維持在18-22度之間。投資一張適合的床墊和枕頭,能大幅改善睡眠舒適度。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表是改善失眠的根本之道。即使在周末也盡量固定就寢和起床時間,幫助身體維持穩定的生理時鐘。如果躺床20分鐘仍無法入睡,應該離開床鋪做些放鬆活動,避免將床與失眠產生連結。

【其他文章推薦】

尋找板橋牙周病治療的醫生,請推~
寶寶牙齒脫鈣的原因其實來自多種原因
兒童牙齒矯正推薦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