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調節能力出問題? 科技助你走出困境_頭型矯正

※ 塑身減重天母哪裡有中醫診所?

由合格的西醫師再透過醫學院教育體系來學習中醫,其治病的能力就能如虎添翼了

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等習慣,都可當成是情緒的充電器,或是透過智慧科技的視訊等功能,與遠方或隔離的親友互動,也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並協助親友走出情緒困境。

當一個人選擇的活動若遭受到限制,像是社交孤立或封鎖期間,很可能就會因自然的情緒調節遭損害造成憂鬱現象!根據《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接下來要選擇的活動有密切的關連,會影響到情緒的體內平衡,其中若為憂鬱症患者,恐使症狀更為嚴重。

找尋喜愛且合適方式 舒緩情緒事半功倍

研究也指出,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發現活動與情緒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有關係,而即時監控情緒的智能系統,可幫助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表示,舒緩情緒其實除了能透過智能程式輔助外,其實最重要就是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可以趁寶寶本身脖子力量尚未充足時利用"睡姿"(要依寶寶頭型來評斷)來決定

憂鬱症患者循序漸進 從小目標開始活動

林梅鳳教授進一步解釋,若為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應以小目標為主,並感受每次活動身體及情緒上的細微變化,以達到恢復情緒調節的能力,一旦發現情緒不穩定時,就可透過這些有效的活動幫助舒緩,即使是嘗試新的活動,透過持續練習或專家指導下,也能逐步內化,達到穩定身心的節奏。

運用智慧科技的功能 幫助自己走出情緒困境

隨著疫情穩定,國內已慢慢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因此當情緒調節出現問題時,可藉由平常就關注的運動或習慣,透過訓練增加自己情緒的體內平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包括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等習慣,都可當成是情緒的充電器,或是透過智慧科技的視訊等功能,與遠方或隔離的親友互動,也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並協助親友走出情緒困境。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嘗試調整後沒有明顯改善或一天無法"長時間"睡在指定的位置,可選擇使用寶寶頭盔來改善頭型。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養成好習慣不是難事_頭型矯正

※ 塑身減重天母哪裡有中醫診所?

由合格的西醫師再透過醫學院教育體系來學習中醫,其治病的能力就能如虎添翼了

養成好習慣一點也不難,關鍵就在於「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只要關注小細節,養生法門人人都可以持之以恆。

每個人都想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為自己健康奠定基礎,但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應酬、宵夜等習慣,不僅傷身,更使身體生理時鐘因此大亂;根據《用生理時鐘,養出好健康》一書中分享,健康從養成好習慣開始,好習慣還會帶來更多好習慣,而養成好習慣一點也不難,關鍵就在於「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只要關注小細節,養生法門人人都可以持之以恆。

讓自己睡滿七小時 大腦思緒更清晰

不論現在你過得有多糟,只要把握順時鐘過生活,就能幫助你找回正常生理時鐘,讓身體回到正常軌道;作者薩欽.潘達在書中指出,包括8小時限時進食,也就是不需刻意精算卡路里下,在對的時間飲食,並每天至少讓自己睡滿七個小時,避免因睡眠不足造成大腦思緒混亂,失去飢飽感等問題,甚至長期下來,埋下肥胖的危險因子。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可以趁寶寶本身脖子力量尚未充足時利用"睡姿"(要依寶寶頭型來評斷)來決定

養成習慣關鍵 持續12週規律法則 

此外,持續12週規律法則,也就是每天從嘗試關注小細節開始,像是吃下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食物,逐步校準生理時鐘,持之以恆下,你就會感到身心逐漸舒暢的感覺;作者薩欽.潘達表示,尤其要懂得調整「光」與「照明」,所謂光就是影響生理時鐘的關鍵因素,主要因進入眼睛的亮光會刺激黑視素,讓身體明白該工作或休息,因此對的時間用光激活黑視素,在工作時能精神飽滿,休息時則能身心放鬆。

改變生活小細節 越活越健康

包括青少年、上班族、輪班工作者等,都能透過此養身法,達到身體健康目的;作者薩欽.潘達強調,尤其正在治療一種或多種慢性病者,更可透過此養生法的方式,讓自己從養成好習慣開始,漸漸遠離疾病纏身,只要改變生活小細節、培養好習慣,就能越活越健康。

內容摘至《用生理時鐘,養出好健康》(商周出版)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嘗試調整後沒有明顯改善或一天無法"長時間"睡在指定的位置,可選擇使用寶寶頭盔來改善頭型。

尋找潛在C肝患者 響應世界肝炎日與您攜手顧肝_頭型矯正

※寶寶頭型歪斜怎麼辦?

可以趁寶寶本身脖子力量尚未充足時利用"睡姿"(要依寶寶頭型來評斷)來決定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高嘉宏教授表示,現今C肝治療以泛基因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流,今年政府提高健保給付預算,並放寬給付規定,只要C肝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所有患者皆可用藥。

2020年全球陷入COVID-19的恐慌之中,慶幸台灣政府、各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及配合防疫政策的民眾,使目前台灣疫情保持良好的控制。堅守肺炎的同時,C型肝炎也不能就此忽略,根據統計,全世界感染C肝病毒是COVID-19的7倍,卻有很多隱形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C肝!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為響應2020年世界肝炎日,於中南部地區進行2個月的C肝衛教宣導,盼找出更多C肝患者,以2025年達到無C肝美麗島為目標。

C肝威脅國人健康 積極治療遠離肝炎三部曲

C型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可見C型肝炎對患者的健康威脅影響很大。

※ 塑身減重天母哪裡有中醫診所?

由合格的西醫師再透過醫學院教育體系來學習中醫,其治病的能力就能如虎添翼了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高嘉宏教授表示,現今C肝治療以泛基因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流,今年政府提高健保給付預算,並放寬給付規定,只要C肝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所有患者皆可用藥。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對各級別肝臟纖維化的患者皆可治療,固定一天一顆,完整服藥12週,97%以上患者可獲得治癒。

遵照醫囑治C肝 高危險族群更需加強宣導

高嘉宏教授表示,C肝治療不能拖延,一旦拖延恐造成肝硬化及肝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但儘管C肝可以痊癒,治療前仍需與醫師進行討論及評估。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尚未研發出C肝的疫苗,但只要盡量避免血液的接觸機會,減少不必要的危險行為,可將C肝治療當作預防措施,特別的是對特定族群如洗腎、HIV以及靜脈藥癮者等高風險族群等,更需加強C肝衛教宣導,有望減少未來因肝病惡化而產生的醫療費用支出。

響應世界肝炎日衛教宣導 治癒C肝救肝單! 

除了照顧患者肝臟健康之外,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也持續在中南部地區推動C肝篩檢的宣導計畫,期盼潛在患者能盡早進行篩檢與治療,並呼籲大眾加入防治肝炎的行列。於七月至九月期間與中南部地區的公車、台鐵合作宣導C肝衛教,增進民眾對於C肝的自我警覺,期盼民眾主動至醫療院所或配合公益團體篩檢。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將持續為國人的肝臟健康努力,與大家一同C守(攜手)保肝,不讓C肝奪走我們的彩色人生!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嘗試調整後沒有明顯改善或一天無法"長時間"睡在指定的位置,可選擇使用寶寶頭盔來改善頭型。

慢性骨髓炎難復原 高壓氧助重生還能解決6病症

高壓氧的效能,包括神經系統、傷口問題、眼耳鼻喉科疾病、保健及醫學美容、骨外科問題、其他適應症等6大類,在各種不同病症的患者之中,慢性骨髓炎在半年就已累積數十起治療成功的案例,成效良好,陳柏辰主任呼籲,已經失去治療信心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不應放棄重拾生活步調的機會。

76歲的張女士2年多前騎機車撞上電線桿,右小腿開放性粉碎性骨折,經各種相關手術後,卻又併發慢性骨髓炎,加上骨折不癒合,為了治療骨髓炎,她吃了一整年的抗生素,吃到胃腸不適、全身倦怠,整個人都消瘦了,還需要靠輪椅與助行器才能行動;直到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同時也是高壓氧中心主任的陳柏辰,為其申請健保的高壓氧治療,10多次的治療後,現在已能行走如常,精氣神也都轉好。

慢性骨髓炎 為開放性骨折或骨科手術常見併發症

陳柏辰主任指出,慢性骨髓炎是開放性骨折或骨科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主要是細菌感染深入骨髓後,未能及時清除,導致細菌在骨髓的巢狀結構內建立根據地,由於細菌感染已經破壞骨骼血流循環,引發局部缺氧長出疤痕組織,所以正常免疫細胞與抗生素無法深入感染核心,導致感染只能暫時壓抑、無法根除,是很棘手的疾病。

嚴重恐造成肢體失能 高壓氧助加速傷口癒合

一旦患上慢性骨髓炎,長年都受此病侵擾,長期傷口不癒合、流膿、紅腫熱痛,甚至造成肢體失能。陳柏辰主任說,高壓氧能夠加強側肢循環生成,加速傷口癒合、帶入更多抗生素到達感染周邊,高濃度氧氣也能直接殺菌、加強白血球的殺菌功能,甚至能加強抗生素的殺菌力,對於慢性骨髓炎有莫大助益,因此被列入了健保高壓氧有條件給付的治療項目。

高壓氧適用6大科別 重拾治療信心

去年底該院高壓氧中心成立後,原本只有1台的治療艙供不應求,在今年7月再添購2台後,目前共3台治療艙服務患者,高壓氧的效能,包括神經系統、傷口問題、眼耳鼻喉科疾病、保健及醫學美容、骨外科問題、其他適應症等6大類,在各種不同病症的患者之中,慢性骨髓炎在半年就已累積數十起治療成功的案例,成效良好,陳柏辰主任呼籲,已經失去治療信心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不應放棄重拾生活步調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心房顫動無法服用抗凝劑 左心耳封堵術解決兩難

台大心血管中心林茂欣醫師

心房顫動是一種因為心臟內產生異常的節律訊號,導致心跳不規則的病症。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臟器官的衰退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罹病機率,台灣平均每100人會有一名心房顫動的病患,在年齡60歲以上的族群比例則是每100人有四名患者,若是80歲以上的族群,機率則增加到每10人有一人罹患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使心臟亂跳 增腦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會讓心臟不正常亂跳,導致左心房產生渦流,進而在其死角—左心耳,產生血塊。血塊若是從左心耳脫落,便會隨著血流通往身體各處造成堵塞,若是不幸堵塞在大腦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

目前要預防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一般都是使用抗凝血劑,但抗凝血劑並不是萬靈丹,容易有出血風險的病患就不適合使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慶幸的是,目前可以透過一個微創手術「左心耳封堵術」,來降低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風險,並且不用擔心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造成的出血問題。

圖片

▲經食道心臟超音波下的心臟,彎曲處為左心耳的死角凹槽。

左心耳封堵術 降低腦中風風險

左心耳封堵術是將容易產生血液淤積的區域封起來,防止血栓的形成,進而降低腦中風的風險。臺大醫院心臟內科林茂欣醫師分享,曾經有位老婦人因心房顫動導致腦中風,為了預防第二次中風使用抗凝血藥物後,卻因為肺部的舊疾而出現咳血的現象,最後接受了左心耳封堵術,讓老婦人免於中風或是咳血的兩難之中。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讓許多早期無法處理的醫療兩難能夠獲得最好的解決方法。若是因為心房顫動而導致中風,即使使用抗凝血劑預防仍發生二次栓塞,又或是無法使用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目前使用左心耳封堵術都有健保給付。但更重要的是定期回診追蹤,並聽從專業醫師的指示,才能找到最有效且最安全的治療方式,林茂欣醫師說。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和孩子關係緊張? 研究:一起運動有助穩定情緒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嘗試不同的運動,培養共同的運動興趣,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你有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習慣嗎?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心韌性,讓親子身心更健康。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調查指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其情緒穩定度較高;在董氏基金會2013年的調查也顯示,父母每週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父母越不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影響青少年和父母親一起運動因素 前3大主因都因為忙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2020年5~6月以六都青少年為對象進行調查,從回收2,222份的有效問卷中發現,放學後或假日,近七成受訪者「沒有」和父母親一起做運動,四成八「每週1-2天」一起運動,至於影響青少年和父母親一起做運動的原因前三名為「父母親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課業繁忙,沒有時間」、「自己/父母親沒有運動習慣」。

有和父母一起運動的青少年 情緒穩定度較高

進一步分析發現,受訪者近半年內放學或假日「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者,最近一週「情緒狀態穩定」的比例(64.0%)明顯高於「沒有」和父母親運動者(52.2%)。甚至父母親有固定之運動習慣者比沒有者,快樂的比例也較高。

親子康健身心計畫 讓彼此關係更親近

中職先生彭政閔已身為兩個孩子的爸,今特別應董氏基金會邀請,公益代言「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他分享與父親因為共同的運動興趣使彼此的關係更緊密,他說:小時候父親因工作關係,較少時間和自己相處,後來開始一起打高爾夫球,增加了相處的時間,打棒球後更和爸爸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爸爸也成為自己職棒生涯中重要的支柱。因此,他以自身經驗呼籲,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嘗試不同的運動,培養共同的運動興趣,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寶寶呼吸道敵人」漸發威 小心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亞大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林鴻志替寶寶做呼吸道融合病毒快篩。

近來許多幼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家長以為是秋冬氣溫陡降,罹患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亞大醫院兒科醫師卻發現,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呼吸道融合病毒 2歲以下兒童案例上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林鴻志教授表示,當孩子因感冒症狀來院就醫,除了會驗A型流感和B型流感以外,也會協助檢驗是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根據統計,近一個月來,2歲以下兒童感染此症的比例大幅上升,許多家長起初以為小朋友罹患流感或感冒,其實卻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致病。

林鴻志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小於1歳幼兒與大於65歳老人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將近2/3的幼童於1歳前,曾感染過此病毒;超過90%的幼兒,在2歳以前曾有2次以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經驗。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就全世界而言,呼吸道融合病毒每年造成約6千4百萬人感染,甚至約16萬人死亡。

呼吸道融合病毒 寶寶容易有急重症

林鴻志介紹,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健康孩童,當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時,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且隨著孩子年紀越大,感染機率越低,嚴重度也大幅降低;但對於6週至2歲的寶寶,症狀會較明顯,出現脫水、喘鳴、呼吸急促或發燒等症狀,且容易造成嚴重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甚至窒息、昏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等不典型症狀。

林鴻志提到,檢驗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方式是以棉棒取鼻咽的黏液,進行病毒培養後確診,治療上與一般感冒相同,輕症大多採支持性療法,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脫水時補充點滴、呼吸衰竭合併嚴重喘鳴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蒸氣治療,重症患者則需監控血氧濃度,若給予氧氣效果不佳,則需適時使用呼吸器治療。

小心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醫師這樣建議

林鴻志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感染後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數寶寶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包括小於六個月的嬰兒(特別是上托嬰中心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小於35週的早產兒、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如:先天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者等),和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

目前健保針對懷孕週數30週以下的早產兒、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小於或等於35週)、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患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1歲以下患血液動力學有顯著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童,在1歲以內應1個月施打一次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最多施打6劑,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產生嚴重併發症。

林鴻志建議,民眾應適度曬太陽,有助人體內固醇類物質轉化成維他命D,可減少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機率。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天冷氣候劇變 四肢也可能會中風 !

門諾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翰興表示,如果肢體出現疼痛、冰冷、發白發紫、脈搏消失、感覺異常、麻痺無力等症狀,可能是急性動脈阻塞缺血,應及早就醫以降低壞死截肢的風險。

79歲李奶奶參加禱告禮拜後左手臂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不僅狂冒冷汗,左手也開始發紫、發麻甚至無力,家人緊急將李奶奶送醫急診,並確診為急性手中風,所幸經由醫院心導管團隊緊急手術,李奶奶恢復良好且順利出院。門諾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翰興表示,如果肢體出現疼痛、冰冷、發白發紫、脈搏消失、感覺異常、麻痺無力等症狀,可能是急性動脈阻塞缺血,應及早就醫以降低壞死截肢的風險。

除了腦中風 四肢也可能會中風!

門諾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翰興表示,急性動脈阻塞,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除了常見的腦部血管病變,其實四肢動脈也同樣會發生,且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而這些血塊大多是在心臟內形成後流出心臟導致,而李奶奶的情形則是阻塞在左鎖骨下動脈-腋動脈,也是少見的急性上肢動脈阻塞。

醫師進一步表示,一般肢體缺血後,約30分鐘內出現神經缺血症狀,先是感覺減退和感覺異常,之後便開始劇烈疼痛。如果在6小時內進行導管手術重建血流,缺血肢體便可完全恢復正常,因此呼籲民眾,若發生急性動脈缺血症狀,應盡早就醫接受導管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而增加壞死截肢的風險。

入冬天氣變化大 注意腦中風

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表示,透過李奶奶與家屬的描述,當下判定為典型的血管栓塞導致,因此運用超音波診斷檢測血流,再配合電腦斷層找出血管的阻塞位置,並經由院內心導管團隊的緊急手術,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打通血管阻塞位置,讓血流完全回復,不僅疼痛消失,左手也恢復脈搏,且回溫有血色。

鄧學儒呼籲,時序入冬,天氣變化大,除了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也容易因為氣溫的驟降增加急性中風的可能,三高及年長者應多加注意。

高危險族群 養成量脈搏習慣

陳翰興強調,年紀大、心律不整(特別是心房顫動)、三高、抽菸等患者是急性動脈阻塞的高危險群,其中心律不整的患者更要特別注意,因為心房的收縮功能異常,造成心房內的血流緩慢,容易凝成血塊,增加血管內栓塞的機會。建議民眾可以透過運動手環的監測、量脈搏的習慣或是醫師的檢測評估,確認自己是否有心律不整的情形,早期治療以確保自身健康。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乳癌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平均存活率超過八成!

面對乳癌威脅,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助減少疾病恐懼!台大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合著《超越乳癌》,帶領民眾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同時針對年輕乳癌、老年型乳癌等分享治療手術選擇,以圖解方式講解乳癌的醫療新知,26日發表會邀請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分享抗癌歷程,幫助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最強而有力的指引。

年輕型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 治療後懷孕不會增加復發機會

臺大醫院外科名譽教授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表示,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台灣約有三千位女性乳癌患者在生育年齡(4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雖然在生育年齡確診乳癌來說是致命一擊,為此憂心是否影響生育。

不過醫師提到,乳癌患者於治療之後懷孕並不會增加乳癌的復發機會,但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治療,卻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因此想要懷孕,在35歲以前,接受化療後約有9成的女性在一年內月經可以恢復,35~40歲年齡層約5成可正常恢復,而乳癌復發的風險也會隨著間隔時間而減少,建議最好能2~3年後再懷孕。

老年型乳癌重視年齡評估 8項評估改善治療效果

至於老年乳癌患者,在治療強度的考量應著重其功能年齡的評估,而非只考慮實際年齡。張金堅表示,使用周全性老年評估(CGA)根據8種面向,包括共病症、營養、功能狀態、疲累、認知功能、用藥、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可以幫助老年癌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

手術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 全切和部份切除效果相同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醫師表示,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癌細胞的轉移與否更是預後的關鍵因子。目前醫學證實,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已經被證實與傳統乳房全切除術,有相同的預後,代表著全切和保留切除兩個治療效果是相同,突破了乳房手術的既有觀念,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

97歲抗癌十餘年依然活得精彩 七位權威乳癌專家合作著

現在乳癌已經進入精準治療的階段,完整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極大的幫助,《超越乳癌》新書分享暨記者會上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到場分享抗癌歷程:

(1)已高齡97歲的王研清女士,面對乳癌不僅沒有被年紀限制,勇敢接受治療,現已抗癌十餘年,用積極樂觀的心超越人生。

(2)現年53歲乳癌病友連敏暖小姐抗癌迄今已經14年,她分享「得乳癌一開始真的害怕,但定期參與乳癌健康講座,每聽一次我的害怕就少一些,不會再抱怨或放大痛苦」。

(3)在新婚5個月時發現乳癌的潘怡伶小姐,提到書中有完整的乳癌治療資訊可參考,鼓勵癌友一定相信專業醫療團隊,依照個人的想法與意願去選擇適當的生育計畫、乳房切除手術、隆乳、化學治療等。

《超越乳癌》本書由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 (臺大醫院張金堅醫師、郭文宏醫師與戴浩志主任、臺北榮總黃其晟醫師與劉峻宇醫師、羅東博愛醫院葉顯堂副院長、及臺中澄清中港分院鍾元強院長)合著,期望本書的問世能幫助乳癌病人與家屬獲得最正確的乳癌衛教知識,對於乳癌治療的各項檢查、流程、用藥、以及生活照護、術後運動等,都有完整且全面的完整資訊,讓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提供強而有力的指引。

面對乳癌威脅,了解乳癌的醫療新知有助減少疾病恐懼!台大張金堅教授擔任總策畫,與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合著《超越乳癌》,帶領民眾重新認識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同時針對年輕乳癌、老年型乳癌等分享治療手術選擇,以圖解方式講解乳癌的醫療新知,26日發表會邀請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分享抗癌歷程,幫助你在面對乳癌威脅時,最強而有力的指引。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偏鄉C肝防治挑戰 竟有一半患者不自知有C肝!

5成患者不自知罹患C肝 「肝功能正常」易忽略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推估台灣C型肝炎患者約有40萬人,其中許多病患都來自偏鄉地區。由於C型肝炎感染後會造成肝臟慢性發炎,進而造成肝纖維化,長期而言近3成將轉變為肝硬化,最後更可能引發肝癌。

安泰醫院肝膽胃腸科石志安主任指出,經調查發現約有50%C型肝炎感染患者是呈現肝功能正常且沒有症狀,所以往往會忽略自己有肝炎感染可能性。無論在偏鄉或原鄉的大規模篩檢,經統計發現C肝篩檢陽性率仍有3.9%,大部分為中老年病患同時因交通不便及對C肝防治觀念不足等因素而影響就醫意願,因此安泰醫院也積極加強衛教,期盼能擴大篩治潛在患者。

C肝口服藥12週治癒 C肝治癒率高達98~99%

目前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僅能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而且治癒率高達98~99%,取代以往干擾素治療僅有7至8成治癒率。副作用也大幅降低,不像干擾素治療會造成免疫反應,引起發熱及類似感冒的肌肉痠痛、疲倦等徵狀及落髮、貧血、情緒低落等問題。

石志安主任說,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是1天1顆,治療期間短,只有12週,且副作用低無論患者是否已有輕至重度的肝纖維化或伴隨肝功能不全,甚至是肝硬化或洗腎患者都適用。自2017起已正式有條件開放健保給付,目前更是全面開放健保給付,不論在市鎮或偏鄉地區,都能徹底為患者提供治療,目前困境就是許多潛在患者不知或不願接受篩檢治療。

肝臟一旦損害難復原 C肝治癒仍需規律追蹤

C肝雖然能治癒,不過每半年仍需定期回診追蹤,因為當肝臟損傷到一定程度後,肝臟就無法再進行自我修復如高度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石主任分享曾收治過的案例,一名65歲的鐘女士,C肝在外院接受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痊癒後,到安泰醫院例行回診追蹤時,卻發現肝臟竟長有一顆2.5公分腫瘤,經確診為肝癌,後來採取開刀切除治療。

石主任表示,許多C肝病人在治療前,就已有一定程度的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另外他們也可能伴隨有酒精肝、脂肪肝、B肝等問題,因此就算治療痊癒,也不能忽視規律的回診追蹤。

C肝也恐患其他共病 呼籲民眾一起滅C肝

除了C肝感染會造成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癌等三部曲外,C肝感染還會引發全身血管發炎,及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進而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醫師表示,偏鄉C肝篩治仍是一大挑戰,安泰醫院在屏南地區也積極配合相關政策,積極協助篩治潛在C肝患者,至今完成治療的個案超過500位,呼籲居住在高風險群區域的民眾及尚未接受篩檢的民眾善用醫療資源,盡早篩檢,接受治療,一起邁向達成2025滅除C肝目標努力,至2020年9月28日起,B、C肝免費篩檢對象擴大到45至79歲,只要確診C肝,無論有無纖維化都能接受健保口服藥物治療。

安泰醫院肝膽胃腸科石志安主任指出,經調查發現約有50%C型肝炎感染患者是呈現肝功能正常且沒有症狀,所以往往會忽略自己有肝炎感染可能性。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寶寶頭型不好看,萬惡的扁頭怎麼救?

※想懷孕卻懷不上! 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錯?

※何謂牙冠增長術

板橋牙齒矯正費用多少?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